访问主要内容
亚洲周刊

中国脱贫模式传奇,改变一亿人命运

发表时间:

亚洲週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专题是:中国脱贫模式传奇,改变一亿人命运,推动乡村振兴。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穷村移民迁徙,善用高新科技,提供学校与职业配套,培养直播网红售卖土产,让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划上句号,改变近一亿人命运。西方主流舆论指中国脱贫模式,为全球解决贫困问题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七成。中国下一目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

香港《亚洲周刊》最新一期封面
香港《亚洲周刊》最新一期封面 © Asiaweek
广告

「脱贫」是否意味著中国已经不存在贫困人口?

不是的,这裡需要区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中国官方所强调的脱贫,指的是脱离「绝对贫困」。世界银行认定中国为中等收入国家,贫困线为每日五点五美元,依据这个标准,中国仍有三亿七千多万贫困人口。若以经合组织OECD年收入一万三千七百七十元人民币的贫困线定义来看,差距更高达五倍。

样定义中国的「脱离绝对贫困」?哪些指标能够证明脱贫?

二零二零至二零二一年初,二十一万名普查人员对中西部二十二省(区、市)进行了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普查结果显示,一是贫困人口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且饮水安全有保障。二是精准帮扶政策得到落实,產业、就业、健康、教育、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社会保障、残疾人、生态扶贫等帮扶政策锚定贫困人口精准发力,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三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教育文化设施及服务水平提高。

如何理解解决贫困问题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

一般国际上通行的减贫方法,不外乎是对穷人减税,对富人增税。但中国过去几十年的扶贫,并非单纯以财政措施实施,而是立足国情,靠政府大规模介入,投入大量人力、资金,为贫困地区做好道路、饮水、电力、通讯等基建,然后引入投资,为贫农提供可以持续的生计;对於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穷村,则实行移民迁徙,为他们在他乡建立新村,东西南北互助,精准对口扶贫。

除了封面专题外,本期还有哪些其他重要内容吗?

本期亚洲週刊还专访加拿大参议员胡元豹 剖析中加美博弈出路。加拿大充满反华气氛,朝野争相比赛谁对华「强硬」,务实精神无存。胡元豹从国家利益、中美博弈、中加关係多个角度来分析目前困局。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加中关係将是加拿大所面临的最大外交政策挑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