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拜登宣布举办气候峰会试图恢复美国主导地位

发表时间:

美国新总统拜登周三宣布美国将在今年的4月22日地球日举办全球气候峰会,拜登还在随后签署了减低碳排放的一系列政令,一方面是为了兑现拜登在竞选总统时所作出的承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全世界展示美国已经返回国际舞台,并且将重新在气候领域担当起领军国家的角色。拜登明确表示,美国必须“主导全球回应气候危机,因为气候危机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美国总统拜登资料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资料图片 © 路透社图片
广告

拜登周三宣布的减排措施包括,限制美国的石油与天然气能源的开发,停止发放新的开发许可证,以图在2050 之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当然,已经发放的许可证将继续有效。不过,拜登此举也受到美国某些保护环境组织的批评,他们认为拜登的决定不够彻底,他们认为应该从现在开始,彻底禁止对化石能源的开发。而另一方面,美国的一些能源企业批评拜登的决策并不能起到实际的减排效应,美国最大的化石能源组织主席索濹斯评论说,倘若美国停止对本地的化石能源的开发,这意味着美国将增加能源的进口。显然,他的上述言论并没有将减低能源消费以及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可能性纳入能源消费结构中。

拜登总统宣布的上述决策的目的除了兑现在2030年之前保持以及恢复美国的30 %的领土的原自然生态的承诺之外,也是为了重新恢复美国在气候领域的主导地位。这或许也是美国决定在今年四月份举办全球气候峰会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在今天北京政府以气候行动作为交换要求西方停止批评中国人权的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

我们知道,今年五月联合国按计划将在中国的昆明举行生物多样性峰会,当然,由于疫情的原因目前还很难预测会议是否将如其举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四年前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以及特朗普政府推行的气候怀疑主义政策,导致中国越来越成为气候领域举足轻重的国家。这也是为什么拜登同时宣布,气候应该成为美国外交以及安全的中心议题,他将尽快设立一个由气候专家们组成的科学委员会。他还将下政令要求联邦政府的机构对经济发展依赖化石能源的地区进行新的投资,援助哪些受到气候变化冲击最严重的国家与地区。拜登总统计划在下个月向美国国会递交一个金额为两万亿美元的气候计划,法新社评论指出,虽然美国国会共和党议员必将加以阻挠,不过,民主与共和两党应该有可能就此达成共识。

必须指出的是,拜登政府在气候领域的举动不仅受到环境保护组织的关注,而且也受到贫困国家的密切关注,就在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上述决策的前夕,总部位于德国的非政府组织德国观察公布了一份有关气候变化对各国的影响的调查报告,排列了最近二十年来世界上最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的名单,位居前列的是海地,美国在加勒比海的领地波多黎各,以及亚洲的缅甸和菲律宾等国。飓风暴雨是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后果,报告举例说,2008年缅甸遭受的飓风导致14万人死亡。虽然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来计算的话,发达国家所遭受的损失也同样严重,但是,由于贫穷国家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因此它们往往遭受更加严重的生命与财产损失。报告撰写者指出,2009年哥本哈根峰会上发达国家曾经承诺每年斥资一千亿美元援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危机,但是,到今天为止,这笔经费依然迟迟难以筹集。

最后,联合国环境署周三公布了一份对全球各国一百多万人进行的调查报告,这是联合国在环境领域展开的规模最大的民意调查,这项民调计划是由联合国与英国牛津大学于去年十月份至十二月份联合进行的,其目的是要在气候领域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以便协助各国政府作出决策,全球50多个国家的120多万年龄在14岁以上的公民参与了这项民调。超过64 %的受访民众认为全世界必须采取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比例在英国与法国分别是81 % 和79 %。他们中20 %的人认为应该循步序进,仅有10 %的受访者认为各国政府已经采取了足够的应对措施。由此可见,拜登政府倘若要恢复美国昔日的强国地位还必须在气候领域迅速采取行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