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发展中国家的扶持可持续发展提出框架

发表时间:

新冠疫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非常严重。仅2020年一年,新冠疫情就可能导致约1亿人陷入极端贫困,同时,联合国还警告,部分地区的贫困问题可能会达到过去30年所未见的严重程度。当前的疫情危机阻碍了各国实现基本发展目标的进程,因为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现在必须要做出权衡,一方面要开展紧急支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持他们的生活生计;另一方面则要在卫生、教育、实体基础设施和其他基本需要方面开展长期投资。

Podcast
Podcast © FMM
广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事务部专家Senhadji, Benedek, Tieman和非洲部专家Gemayel撰文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项最新研究中为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个框架,可用来评估那些能够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增加收入和吸引私人投资,从而帮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选项。即便在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多数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还是难以获得必要的资源来实现上述目标。它们需要国际社会果断提供超常规的支持,包括来自私人部门和官方捐助方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向86个国家提供了总额达1100亿美元的紧急融资,其中包括52个低收入受援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诺的资金总额已达到2800亿美元,而计划中的6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普遍增发将在不增加贫困国家债务负担的情况下为其提供援助。 世界银行和发展合作伙伴也提供了支持。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研究报告中开发了一种新的宏观经济工具,用来帮助各国评估其发展融资策略,包括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融资策略。重点研究了对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五大核心领域的社会发展和实体资本的投资,即卫生、教育、道路、电力、用水/卫生设施。这些重点发展领域在多数国家的政府预算中都占据最大比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设计的框架应用于柬埔寨、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卢旺达四个国家。目前,这四个国家平均每年需要额外增加超过GDP14%的融资才能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较疫情前相比,每年高出约2.5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如果不增加融资,四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可能因疫情推迟五年之久。

如果疫情给经济造成永久性创伤,那么倒退的程度将更大。封锁措施导致经济活动大大减缓,人们无法正常工作获得收入,儿童也无法正常上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一国人力资本若如果受长期损失,其经济增长潜力将因此遭受长期损失,这可能导致其每年的发展融资需求再增加GDP的1.7个百分点。

面对疫情造成的新困难形势,各国如何才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呢?

这并不是容易的事。各国必须在为发展融资与确保债务可持续性之间,在长期发展目标与当前迫切需求之间,在人力投资与基础设施升级之间进行合理权衡。它们还需要继续应对当前面临的问题——疫情防控。不过,与此同时,它们还需要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将以下几点列为优先事项:

促进经济增长,这可开启良性循环。加强征税能力,这对为必须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资金来实现关键发展目标至关重要。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促进私人投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如果上述改革措施多管齐下,可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贡献多达一半的资源。但即便是实施了如此高目标的改革方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如果所研究的国家单独行动,四个国家中有三个的发展目标将推迟至少10年才能实现。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