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气候灾难此起彼伏 G20环境部长如何回应?

发表时间:

就在中国河南爆发特大水灾,欧洲以及北美异常气候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背景下,二十国环境部长22日与23日两天汇聚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就加强排碳问题展开讨论,为今年十一月的联合国气候峰会做准备。

德国西部因苏尔受到阿尔河侵蚀.摄于2021年7月15日
德国西部因苏尔受到阿尔河侵蚀.摄于2021年7月15日 © AP - Michael Probst摄影
广告

联合国每年公布各国的年排碳量并且与各国政府自己指定的指标做出评估,对比显示,上述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达到了自己指定的减排指标。其中原因十分简单,在2015年至2019年之间,二十国政府对化石能源的财政援助超过三兆亿美元。

不过,新冠疫情创造了意外,去年,二十国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减排幅度出现良性改善,趋向指定的目标,这些国家中包括,中国,欧盟各国,英国,日本,阿根廷,印度,墨西哥,南非,俄罗斯以及土耳其。不过,二十国中也有大国继续一如既往,他们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和巴西。至于沙特阿拉伯与印度尼西亚,联合国认为并不拥有足够的信息来做出评估。

总体而言,二十国在气候领域依然裹足不前,墨西哥以及俄罗斯政府正加强对化石能源的研发投资,并且迟迟不出台能源转型规划,土耳其政府也同样如此。即使是巴黎气候协定的签署地点国法国也同样难于兑现自己所做出的承诺,比如说,法国在两年前曾经通过法令承诺将在2022年走出煤炭,但今年看来,这一承诺获得兑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根据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署本周二公布的最新统计报告,由于各国在新冠疫情期间推出的刺激经济规划中仅仅只有不到2%的资金被投入能源过渡领域,全球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将在2023年之前创下史无前例的新纪录。国际能源署的报告具体指出,到目前为止,各国援助计划中有40%的资金被用来援助医疗卫生行业以及陷入困境的企业,其余将近60%的资金将被用来刺激经济增长,这其中仅有不到2%的资金将被投入到可持续发展领域。报告因此认为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2023年之前达到新的高峰并且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增长。

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法蒂赫·比罗尔(Fatih Birol)向媒体感叹说,新冠危机初期,多个国家的政府领导纷纷表示必须建设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再也不能继续目前的发展模式了。然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看来还必须付诸于行动。今天看来,不仅到本世纪中期达到静零排放的指标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就连避免出现新的排碳高峰的目标甚至都无法达到。

除了有关加强减排力度的讨论之外,在意大利举行的二十国环境部长会议还将讨论气候谈判中的老大难问题,也就是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的问题,2015年的巴黎气候协定中曾经明确规定从2020年起,发达国家应该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用来预防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环境灾难。国际能源署在二十国环境部长会议之前公布了各国在预防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所采取的措施,能源署网站汇总了来自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八百多条措施,并且试图与上述国家的政府一同监督与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观察家注意到国家能源署的功能似乎正在出现微妙的变化,这一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建于1974年的主要为发达国家服务的能源组织,今年五月出人意外地公布了达到碳中和的路线图,并且呼吁各国必须停止任何形式的化石能源开发。能源署执行主任比罗尔本周二还强调说,这条道路虽然十分崎岖狭窄,但却是唯一可行的。如果立即行动,依然有可能实现。

确实,关键就在于必须立即行动,然而,虽然拜登总统的上任对全球的气候活动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推动各国政府做出新的承诺并且敦促他们兑现承诺却并非易事;尤其是在一些缺乏公民社会,无力监督政府行动的国家。

此外,除了以上话题之外,根据二十国环境部长会议发表的公告,有关水资源的管理的问题也将是今明两天会议讨论的中心话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