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会否再次雷声大雨点小?

发表时间:

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周。几天来,大会接连收获新的承诺,从减少甲烷排放、到森林保护、到停止在境外投资没有碳回收机制的化石能源项目,等等。但这些承诺是否足以达到将地球升温幅度控制在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1.5摄氏度的目标?大会承办国英国政府积极肯定谈判取得进展,不少分析人士及非政府团体则认为现阶段的承诺与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还相差太远。环保人士周末再次在格拉斯哥街头集会,指责各国领导人只说不做。

2021年11月6日,数万人在苏格兰格拉斯哥街头集会,呼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政府领导人采取行动,切实应对气候变化挑战:Act Now,立即行动。
2021年11月6日,数万人在苏格兰格拉斯哥街头集会,呼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政府领导人采取行动,切实应对气候变化挑战:Act Now,立即行动。 Paul ELLIS AFP
广告

这次大会的主席Alok Sharma几天前曾肯定说大会已经走到了煤炭将成为历史的阶段。的确,20国集团在峰会前已经承诺不再资助境外煤电项目。峰会期间,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20多个国家又向前推进一步,承诺将在2022年以后不再投资没有二氧化碳捕捉机制的化石能源项目。也就是说承诺不仅涉及煤炭,而且也将包括天然气和石油。有专家估计,落实这项承诺,有可能让清洁能源获得150亿美元的投资。

但高调宣布的承诺往往与现实存在大大小小的距离。比如,大会宣布有77个国家承诺将逐步走出煤电生产,其中23个国家并做出了新的减排承诺。但专注气候变化议题的智库Ember向法新社表示,这23个国家中,有10个国家其实并不使用煤电。而且这项承诺的签署国的煤电产量只占全球总量的13%!

在英国政府推动下,近40个国家声明将推动从煤炭向清洁能源过渡。但是,中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煤电大国并没有参与这项倡议……

大会高调宣布的另一个重大进展是一百多个国家达成共识,承诺在2030年以前,在2020年的排放基础上,减少甲烷排放30%。 甲烷的确是继二氧化碳之后,造成温室效应气体的第二大因素。据大会方消息,这一百多个国家的甲烷排放占全球总量的40%。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认为,这项协议的达成是一个历史性时刻。

不过,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排放大国目前并不在此项共识之列。

代表全球85%森林面积的至少110个国家也在格拉斯哥达成共识,承诺在2030年时停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并开始恢复森林。不过,2014年,40个国家和150个国际组织及土著人团体曾在纽约签署了一项类似的声明。但六年之后评估,在32个森林大国中,只有印度具体落实了一些保护森林的承诺。世界自然基金会负责森林保护事务的Damian Fleming向法新社表示,格拉斯哥的这项承诺规模史无前例,但并没有高远的目标。

事实上,巴西国立太空研究院的跟踪数据显示,被看作是“地球之肺”的亚马逊森林,已经因为人类在即时经济利益驱动下的野蛮砍伐,不仅无力吸收大气中全部二氧化碳,而且部分区域已经开始变成碳排放地。

各种承诺接二连三。但对于达到在本世纪末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是否有什么实际效果呢?

国际能源署署长认为,这些承诺倘若全面落实,人类将可以在本世界末将气候升温幅度控制在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8摄氏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一项评估认为,联合国194个成员国的各项承诺倘若落实,有可能将气候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 这两项乐观预估的前提都是相关承诺确实得以落实,而即便如此,预估结果也已经超出了巴黎气候协定的升温1.5摄氏度的目标。而气温每升高0.1摄氏度,都意味着更多的极端气候灾难。绿色和平组织一名成员向法新社表示,即使是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有些国家也将从不复存在。

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认为,现在评判这些新承诺的实际效应还为时过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上周曾综合各国正式提交的减排自主贡献做出评估,认为在2030年时,全球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总量将相对于2010年时的水平增加13.7%,略好于不久前评估的16%的增幅。但问题是,要在本世纪末将大气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应当减少45%!

各国持续围绕减排努力讨价还价。但英格-安德森表示,即使人们现在就停止排放温室效应气体,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将在未来几十年内继续。他认为,现在就应当调整适应气候变化资金的目标,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破坏与损失。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