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美欧竞推基建方案抗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发表时间:

中国的大规模一带一路倡议开始引发越来越多的质疑之际,欧美也正陆续尝试推出自己的基建投资方案,以抗衡中国借基建项目在全球扩展影响力的努力。最新的一项行动,就是欧洲联盟12月1日公布的三千亿欧元全球基建计划:全球门户。

2021年12月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推出欧盟全球基建方案“全球门户”,旨在抗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2021年12月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推出欧盟全球基建方案“全球门户”,旨在抗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AFP - KENZO TRIBOUILLARD
广告

这项全球门户方案计划在2021年至2027年间,利用欧盟可持续发展基金、欧盟预算以及欧盟金融和发展机构的资源,投资三千亿欧元,在非洲,在亚洲,也在南美等欧盟之外地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欧盟与世界各地的互联互通。根据欧委会的介绍,数字化、医疗卫生、气候变化、能源、交通、教育以及科研都将是重点投资领域。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介绍这项方案时完全没有提及中国,但其目标所指可以说显而易见。

中国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世界各地,海路和陆路两线并重,广泛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也借此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根据中国官方数据,截至2020年初,中国的一带一路相关项目总金额已经突破四万亿美元。

但这项庞大的全球投资倡议近年来开始引发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警惕。2017年,斯里兰卡因无力偿还中国援建项目贷款,不得不拱手将汉班托塔深水港拱手租给中国长期使用,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投资背后潜在的债务危机的广泛关注。2021年,正在努力加入欧盟的黑山共和国已成为第一个因为向中国借贷而陷入严重经济困境的欧洲国家,其外债总额已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100%,中国贷款在其中占比近四分之一。与相关国家可能面对的债务危机相连的,常常也是缺少透明度的基建项目背后的贿赂行为。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其它国际媒体及非政府团体共同举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中国与刚果民主共和国在2008年签署的一项数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合同背后,中方付给该国前总统卡比拉及其身边人士的好处费有六百万美元之多。近期多项研究显示,中国“一带一路”项目伴随着中国海外扩展影响力的行动。贷款合同中常常附带有要求立即偿还贷款以惩戒对方所谓违背中国利益作为的条款。

一带一路倡议的触角也正伸向欧盟成员国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开始引起欧洲国家的警惕,而2019新冠疫情爆发更令欧洲意识到对中国制造产品的严重依赖正威胁其战略自主性。这项三千亿欧元的全球基建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欧洲议会一名奥地利籍议员在推特上评论说,这项全球门户方案是欧洲联盟对中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回应。

另一种投资模式:法制与透明vs中国模式

这项全球门户方案显然希望向有基建需求的国家提供一种与中国不同的投资模式。欧委会主席冯德来恩特别强调,接受欧盟投资援助项目的国家必须遵守法制国家、在人权、社会以及劳动权益领域尊重国际标准,她表示,欧盟希望展示,一个建立在民主价值上的模式是可能的。

欧盟并不是唯一决心抗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体。在此之前,美国总统拜登已经在今年6月推动七大工业国集团通过了一项“重建更好世界”方案,希望每年投资1千亿美元,帮助非洲、亚洲或拉美地区贫穷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拜登11月初也借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峰会之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来恩、英国首相约翰逊以及印度总理莫迪等人就此举行圆桌会议。美国高层官员11月初向路透社透露,拜登政府有意自明年1月开始,对全球5至10个大型基建项目投资,作为这项“重建更好世界”计划的一部分。英国也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推出了近40.5亿美元的“清洁绿色”倡议,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推行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而在此之前,早在特朗普任下,美国就与日本和澳大利亚于2019年底提出了一项“蓝点网络”倡议,希望集合政府、私营部门以及民间团体的力量,促成一项符合经合组织标准的基础设施投资核准标签,鼓励良性投资项目,保证透明度,避免质量差、不可持续的建设,杜绝贿赂行为等。

美欧国家这些努力能否切实阻挡中国的低价竞标战略尚需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据估计数额高达13万亿欧元的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市场上,中国将不再是唯一选项。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