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当前通胀背后的五大原因

发表时间:

近期全球通胀上行出乎了许多人的预料。截至2022年中期,大多数国家的总体通胀(包括所有商品服务价格)和核心通胀(不包括食品能源价格)都显著高于目标水平。标准经济理论指出,特定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长期持续将使通胀失控;但通胀是否会持续下去,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其答案取决于有关冲击在经济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央行(和财政)会做出何种响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高级经济学家鲁奇尔·阿加瓦尔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授迈尔斯·金博尔就通胀的持续时间 问题作出分析。他们说,当前通胀背后存在着五大原因,它们将对当下有关通胀的讨论产生影响。

Podcast
Podcast © FMM
广告

鲁奇尔·阿加瓦尔和迈尔斯·金博尔列举的第一个原因是供应链瓶颈: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了两个单独的影响。在疫情初期,防疫封锁措施和人员流动限制使各种供应链受到了严重扰动,造成了短期供应短缺。目前,许多扰动都有所缓解,尽管近期中国等地奥密克戎病例快速增加给部分供应链带来了新的压力。但在疫情的后来阶段,各种供应链瓶颈随之出现。近期一项评估(Rees和Rungcharoenkitkul,2021年)显示,最严重的瓶颈对原材料、中间品和货运运输造成了影响。这种情况是否将持续下去?全球供应链状态的一个衡量指标是海运时长——其可由美国货运代理报关公司Flexport的“海运时效性指标”来表示。截至2022年4月底,相关指标都维持在历史高点附近,这表明压力至少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二是商品需求上升,服务需求下降:在初期,疫情使消费者的购买情况发生了重大转变,商品支出急剧上升。因此,起初通胀上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耐用品(包括二手车)的通胀,相比之下服务通胀幅度不大。这种变化可能只会在疫情严重阶段持续存在,但考虑到疫情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这种服务需求向商品需求的转移至少在部分程度上可能持续存在下去。需求向耐用品转变的情况在全球各地均有出现,但一些国家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如二手车市场繁荣使美国受到了更大影响)。 

三是总体刺激措施和疫情后的复苏:全球各国共宣布了约16.9万亿美元的抗疫财政措施,其中发达经济体的支持力度相对更大,仅美国就推出了1.9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措施(“美国救援计划法”)。一组被称为“持续通胀派”的人士发出警告称,大规模财政刺激结合宽松货币环境将导致通胀高企并长期持续——“持续通胀派”的称呼来自于2021年初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及其他人(Summers,2021年)发出的警告。另一组被称为“临时通胀派”的观察人士则反对这一观点,认为政府的刺激措施可能只会给通胀带来临时性或较为温和的影响。当年年底,多个国家的证据支持了“持续通胀派”的观点。家庭正在消耗其在疫情前期积累的储蓄(包括从刺激措施和转移支付中获得的储蓄),这导致总需求快速上升且经济复苏强于预期。强劲的总需求是否会持续下去,最终取决于央行会做出何种响应。而这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我们随后将做进一步讨论。 

四是劳动力供给冲击:在疫情暴发两年之后的今天,劳动力市场的扰动仍然存在。在多个国家,劳动参与率仍然低于疫情前水平。在发达经济体,美国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劳动参与率较疫情前低约1.5%(劳动者数量下降了400万人)。这种冲击是否会持续下去?各方对此看法不一。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艾利克斯·多马什(Alex Domash)和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2022年)评估了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指标,认为“即使疫情未来走势偏乐观,大多数的就业短缺很可能持续存在下去”,并“在未来一定时期给美国带来巨大的通胀压力”。 

五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使能源和粮食供给受到冲击:入侵导致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推动全球通胀上行。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大宗商品的主要出口国,战争和制裁带来的扰动使全球价格飙升,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尤甚。食品价格也有所上涨,小麦价格处于历史高点——乌克兰和俄罗斯占全球小麦出口的30%。这些影响可能使通胀比先前预期持续更长时间。低收入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粮食和能源消费比重更大(非洲高达50%),因而很可能会受到更大影响。 

鲁奇尔·阿加瓦尔和迈尔斯·金博尔表示,总体而言,尽管各国存在重要差异,但几乎世界各地的通胀都在上行。当前的主要不确定性在于劳动力市场紧张和供应链瓶颈的持续时间以及央行如何应对高通胀。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