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印太纵览

法国外长访美谈如何应对印太地区和中国挑战

发表时间:

我们在之前的节目中为您介绍过法国就印太地区早在2019年5年发表的《法国印太防务战略》报告和《法国与印太安全》手册。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则于7月13日至17日对美国进行了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的首次访问。勒德里昂此行主要对华盛顿和纽约进行了访问,并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等要员举行了会谈。

美法两国外长在法国向美国赠送的第二座自由女神像前
美法两国外长在法国向美国赠送的第二座自由女神像前 © 路透社图片
广告

在访问华盛顿期间,勒德里昂还专程就印太地区局势参加了由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举行的题为“应对印度-太平洋和中国的挑战:法国的战略视角”的研讨会。我们将在下文中为您就勒德里昂在会上的发言进行介绍。对于这一研讨会的内容,活动主办方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表示,“在最近的七国集团峰会、北约峰会和欧盟-美国峰会上,盟友们承诺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来捍卫一个 ‘开放的、有复原力的、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为技术、全球贸易和多边治理等领域的挑战和机遇确定战略解决方案”。

该机构指,“但是,盟国如何在未来深化跨大西洋合作,应对与印度-太平洋和中国在该地区或非洲的作用有关的共同挑战,在技术和供应链问题上,以及在多边体系中?在地缘政治竞争和与中国竞争加剧的时代,一个更强大、更有主权的欧洲如何能对跨大西洋战略做出决定性的贡献;欧盟和美国都认为中国是‘伙伴、竞争者和对手’?”在当天法国国庆日之际,勒德里昂通过开场白表示,“我首先想说,我非常高兴今天来到华盛顿,并且很高兴在美国的这几天的首次停留让我有机会与你们进行交流,无论是面对面的还是通过视频。首先,我要感谢卡内基研究院邀请我,就我认为是21世纪跨大西洋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发言。”

勒德里昂说,“当下,在美国,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印太地区,特别是关注中国问题,这是很正确的”。他补充说,“这是正确的,因为印度-太平洋已经成为世界平衡的中心区域,也是其紧张局势和潜在危机的中心区域;这是正确的,因为与一个不断宣扬自己的中国力量的关系问题现在渗透到所有重大的全球问题中。”勒德里昂说,“在欧洲,一种类似的意识正在出现。当然,作为一个印太国家,法国也是如此”。他指出,“我们是一个在区域内拥有领土的印太国家,由于这些领土,法国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的专属经济区;我们(在那里)既有利益,也有人口。”

勒德里昂说,“的确,165万(法国)国民与整个国家相比并不多,但他们就生活在那里;我们还有常驻军队,超过8500人。所有这些都证明了我国为这一地区实施专门的国家战略的合理性。”他说,“但是,欧盟的其他成员和欧盟本身也是如此,他们在这一领域也有越来越重要的根本利益,现在正在充分地加以考虑。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集体地以清晰的眼光、不再天真地看待中国带来的挑战及宣扬其权力的方式。”

勒德里昂说,“我们目前正在建立一个欧洲的印度-太平洋战略,这将是法国在明年上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时的优先事项之一”。他说,“而自从2018年5月马克龙总统在悉尼的花园岛发表讲话以来,法国已经在印太地区围绕四个支柱实施了强化行动。”勒德里昂指出,“加强在解决区域危机、海上安全和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行动。”他续称,“与我们的主要合作伙伴,首先是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建立战略和结构性伙伴关系。今年,我举行了我们与印度和澳大利亚建立的对话的第一次部长级会议。这是第一次,以后还会有其他行动和活动。”

勒德里昂说,“我们也在通过加强与区域组织,首先是东盟的接触来做到这一点。”他说,“我们正在通过加强对促进全球公益事业的承诺来实现这一目标,特别是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领域。”他谈到,“鉴于其对美国的重要性,印太地区现在自然成为我们必须在我们希望重建和重新平衡的跨大西洋关系框架内共同追求的新议程的核心。”对此,勒德里昂指出,“我们在6月份的欧盟-美国峰会上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其特别有意义,因为在我们需要促进我们的治理模式和价值观的许多问题上,欧盟拥有采取行动的工具和技能。我想到的是数字技术、科技;当然,还有捍卫人权的问题。”

勒德里昂说,“印太地区议题也出现在我们七国集团的讨论和北约峰会上,在后者的情况下,共同思考印太地区的转型和中国的行为对欧洲-大西洋地区安全的后果,尽管北约不是一个专注于任何一个国家的联盟,也不是一个重心在印度-太平洋的联盟。”他补充说,“但这个问题不仅与法律或安全有关,它也是政治性的。这是我今天想传递给你们的信息之一,因为欧洲现在已经明白,其别无选择,只能在国际舞台上坚持自己的立场,承担自己的责任”。他补充说,“这适用于许多主题,包括印太地区,其理所应当的应该是欧盟和美国之间议程的支柱之一。”

勒德里昂说,“我们必须共同实现的跨大西洋向印度-太平洋的支点的利害关系是巨大的。它们涉及到我们是否有能力按照我们的价值观对专制主义的崛起作出民主国家地回应”。他说,“它们涉及对世界的残暴化作出适当的反应,并应对就多边主义的挑战。它们还使我们承诺完全接受国际竞争扩展到所有领域”。勒德里昂说,“正是因为利害关系如此之大,我们必须注意不要进入集团主义的逻辑,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如果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挑战的时代,正如新冠疫情危机每天都提醒我们。”

勒德里昂说,“我们必须共同确定对印度-太平洋的方针,不是基于与中国的对抗。对我们来说,挑战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将我们的跨大西洋努力集中在捍卫和促进我们自己的模式上,即具有价值观、原则、透明度和自由信息的自由民主国家的模式,以及基于有效多边机构的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模式。”他续指,“我们希望与我们在印度-太平洋、非洲和中东的伙伴一起发展这种双重模式,因为正是这种双重模式在当下有可能受到攻击,一些人有兴趣证明它不会有效,包括在应对重大全球挑战方面。”

勒德里昂说,“所有这些原则自然要体现在我们希望与中国的关系中,而且,如你们所知,我们与美国的分析是一致的,对我们来说,(中国)同时是一个伙伴、一个战略竞争者,甚至是一个经济竞争者和一个制度性对手”。他强调,“这三个词中的每一个词都很重要,都不应该被遗忘。”勒德里昂说,“我在与美国新政府的对话者的交流中注意到,我们使用了同样的三段式分析,如果不是采用同样的词语的话”。他续指,“现在,我们必须确定的是,这些不同方法之间的平衡,它们不可避免地有部分联系。我们知道,我们不会总是在同一时间或以同样的方式对所有议题使用它们。这就是摆在桌面上讨论的内容。”

勒德里昂说,“具体而言,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在我提到的三大支柱中的每一个支柱上采取协调的举措。”他说,“让我们明确:没有中国的承诺,我们将无法应对今天的重大挑战。监管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他续指,“为此,15年来,我们一直通过我们的发展机构支持中国,为其基本的能源转型提供资金,但有必要,包括在格拉斯哥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缔约方大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之前,与中国谈论这些问题”。他补充说,“还有一个挑战是生物多样性的侵蚀,在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之前,我们都曾与中国合作过。还有全球不平等的挑战,由于新冠疫情的经济影响而变得更加严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20国集团中与中国就取消非洲的债务进行合作。”

勒德里昂说,“最后,我们怎么能不提欧洲已经承诺的卫生架构的改革,通过确保国际卫生条例的应用更加有效,或者通过创建一个小组,一个单一的卫生,建立一个实时的警报和信息机制。”他说,“显然,在所有这些问题上,我们必须让中国加入进来,并说服他像我们在对病毒来源进行不可或缺的调查方面那样进行合作。在所有这些对我们的未来绝对重要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成功地取得进展”。

勒德里昂谈到,“这一点更加重要,因为这些问题:气候、生物多样性、健康、不平等;如果我们不以一切必要的严肃态度和政治承诺来对待它们,这些问题可能成为世界上混乱和不安全的强大因素。”他还补充说,“我们还必须就三大支柱的第二部分采取举措,以便在贸易和技术方面以及在安全领域规范国际竞争。”他说,“我们看到这种竞争有各种形式,特别是在多边领域,在多边机构制定标准的能力方面,它得到了体现。适用于每个人的标准,因此在影响、预测和促进未来的标准的诱惑下,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勒德里昂指出,“在这方面,重要的是,国际组织领导人的选举,特别是那些在国际舞台上有真正规定权的组织,例如我想到了粮农组织,已经成为大国们的一个重要政治问题。”他续指,“世界贸易组织也是如此,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革,以实现更透明的国际贸易规则和公平竞争”。他说,“我相信,在这一努力中,欧盟必须成为美国的一个关键伙伴,因为它有制定规范的力量,它的专业知识,以及它在必要时承担权力平衡的决心,必须说这是一个新兴现象。”

勒德里昂说,“我之前说过,欧盟的印太战略将在2022年上半年前由我们负责完成。这将是构建我们与美国对话的一个重要政治里程碑。”他说,“最后,倡议推广我们的治理模式和我们所珍视的普世价值。”对此,他表示,“因为当中国作为一个制度性对手时,处于危险之中的是有关人类的概念:人类的尊严、人类的权利、人类自由的概念”。他补充说,“处于危险之中的是自1945年以来我们共同奋斗的核心内容。而在这里,欧洲又有宝贵的杠杆来具体捍卫这一愿景。”

勒德里昂说,“欧盟内部市场的力量,使其能够在条件和互惠的基础上采取行动;事实上,欧盟及其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援助捐赠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道主义援助捐赠者”。他说,“我们在各大洲也有自己的影响网络;我们在多边机构中的地位,以及我们推出的新的集体行动框架,如我与德国外长在2019年创建的多边主义联盟,它帮助撑起了多边主义的围墙,在过去的四年里,多边主义一直受到来自各方的攻击。”勒德里昂说,“但是,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充分衡量某些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民主模式的未来和我们所捍卫的价值观”。

勒德里昂说,“这让我想到的是互联网,我们需要制定新的标准,以避免数字专制主义和丛林法则2.0版本的双重陷阱,一切都值得,故而万物皆准”。他续指,“我想到的是维吾尔族问题,鉴于局势的严重性,已经导致欧盟采取制裁措施,这是自1989年6月天安门大屠杀以来欧盟(对中国)的首次制裁。我想到的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这一重要机构,在这里我们必须表现出最大的决心。

勒德里昂说,“当然,在所有这些问题上,跨大西洋关系内部可能存在分歧点”。他强调,“我们非常接近,我们共享问题的本质,但我们并不一样,因为我们的集体偏好虽然经常趋同,但并不总是重合,也不一定总是在同一时间。这样更好;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因这种多样性而富有。”他说,“但我毫不怀疑,美国新政府理解我们今天加强欧洲主权的雄心的基础。这不是一个保护主义的议程,不是一个向内转的议程”。他说,“这种雄心壮志的目的无非是维护我们自己作出选择的能力,希望在欧洲继续成为我们自己历史的唯一作者,并拒绝成为他人的单纯的臣民”。

勒德里昂说,“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给自己提供手段。这就是我们在欧洲所做的,在经济上和商业上,也在军事上。”演讲最后,勒德里昂强调,“这就是为什么我相信,美国将在(欧盟)这个项目中看到拥有更强大、更敏捷的伙伴的保证,因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残酷的世界中,我们不能单独行动,即使我们像美国一样是世界大国,像欧盟一样是世界力量,最终也是如此。”他表示,“因此,我们重新平衡的、因而也是更可持续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包括我们对印度-太平洋的跨大西洋支点,是新国际秩序中的决定性资产。”

此外,勒德里昂另在受访时就与布林肯和沙利文等美方要员的会谈内容介绍称,“我们深入讨论了我们在印太地区问题上的协调,该地区必须保持一个自由和开放的空间”。他指出,“法国正与该地区的邻国和伙伴一起积极努力,对中国采取平衡的方法。”勒德里昂补充说,“我们自然解决了界定这种平衡的问题,这也是现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同意有必要协调我们自己,以便在适当的论坛上,从欧盟-美国的框架开始,制定一个清晰和务实的方法,以符合中国在大西洋两岸对我们的代表:一个伙伴、一个竞争者和一个制度性对手”。他说,“我们同意就这一问题加强交流。”他续指,“我也有机会与我的美国同行讨论我们两国在国际危机方面的非常密切的协调。”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人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 )近日就法国的外交战略撰文称,“与德国的联盟没有提供(给法国)任何利益”。她则提出,法国将不得不“从2022年转向英国”。她认为,英法有着类似的外交和核地位,然后还要 “转向美国”,以与美方重新谈判一项专注于印太地区和太空挑战的联盟条约。她续指,法国还将不得不转向于“其在世界上的许多盟友,以支持共同的理想和对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斗争”。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