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台北一周

台湾各界疫苗争夺战开打

发表时间:

8日深夜,台北市惊爆一起偷打疫苗事件,一家叫「好心肝」的大型诊所外面大排长龙,传闻民众只要持健保卡就可以施打;也有人企图掩饰,说他们排队只是在施打肺炎链球菌疫苗。由于此刻的台湾疫情旺烧,但疫苗奇缺,「有疫苗可打」的好消息立刻引起高度关注,媒体全面跟进报导。9日证实,这里面果然隐藏弊端,诊所被罚款200万元,市府和中央互批,疫情中心将全案移送检调侦办!

台湾急需疫苗,日本决定立即于6月4日向台湾运动120万剂阿斯利康疫苗。
台湾急需疫苗,日本决定立即于6月4日向台湾运动120万剂阿斯利康疫苗。 AP
广告

台北市8日深夜传出一个劲爆的消息,一家叫做「好心肝门诊中心」的大型诊所深夜正在替民众接种AZ疫苗,民众带着健保卡在诊所门外大排长龙,对外界的询问则遮遮掩掩。在疫苗极度短缺,疫情严重的台北市,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场景。

台北市政府立即展开调查,9日上午证实,这家诊所施打的对象,并不是中央疫情中心规定的「接种顺序」里面的第一类到第三类人员,共计有1285名非一至三类的对象接种,所以决定对诊所开罚200万元,并取消预约合约诊所的资格;另外,诊所为什么能取得超量的疫苗,帮自己的亲友、病患施打,可能牵涉到卫生局内部人员的操守,市府已将相关人员移送政风处调查。

没想到,事情连环爆,市府调查过程中又发现,领取疫苗的不止这一家,另外还有五家,「小禾馨诊所」在台北市四个区共有四个分院,拿到85瓶、和众诊所拿到2瓶,总计有六家诊所拿到超过2000人份的疫苗。市长柯文哲承认,管控出问题,必须检讨。

但这一切只是刚开始,9日深夜,中央疫情指挥中心对这件事发出新闻稿,措词严厉地说,台北市政府未经允许就把疫苗提供给诊所施打,诊所也漠视规定,全案将交给司法单位彻查始末,厘清是否有特权介入,并追究法律责任。

指挥中心说,把疫苗提供给不是第一到三类医护人员的一般民众,这做法已经严重影响尚未施打疫苗的基层医护人员的权益。

根据他们调查,好心肝诊所的医护人员大多已经到其他医疗院所接种疫苗,而且指挥中心也尚未许可基层诊所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但台北市政府竟无视相关规定,任意将多达1000多剂疫苗拨给这家诊所,既违反规定,也不合情理。

这就严重了,如果指挥中心只承认医院才可以施打疫苗,诊所不行,那台北市卫生局为什么把疫苗送到这几家诊所呢?且台北市有两千家以上诊所,又为什么只有这六家诊所才获得配发疫苗呢?

台北市长柯文哲解释说,中央疾病管制署4月21日曾发公文给台北市,说合约医院库存的疫苗,有效期限快到了,恐怕来不及用完,地方政府可以将疫苗配送到其他医院、诊所或卫生所,让有需求的人尽速使用。他说,中央可能忘记了。

但指挥中心说,这家诊所短时间内就施打1000多剂,究竟是哪些人被通知前往施打、有无特权介入,不仅不单纯,也不寻常,其中过程,实令人合理怀疑是否有违法滥权的状况。因此已将全案交由司法单位调查始末,还原事实,以了解其中是否有人谋不臧、私相授受,甚至伪造文书或违法图利的相关犯罪嫌疑。

事实上,人谋不臧,私相授受的情形不仅如此,6月10日,台湾媒体大幅报导,中央机关的高官,也出现违反优先级抢打疫苗的情况。比如,总统蔡英文、副总统赖清德到现在都没有注射疫苗,但和他们一样列在「第二类」的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国安局局长陈明通却已经完成注射。

所谓第二类是指「维持防疫体系运作的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员」,但谁是「重要官员」就只能由官方认定了。因此「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部分官员日前抢先打疫苗就引起各方议论,民进党立委都批评,连金融机关第一线工作人员都没有疫苗可打,金管会官员不但没有帮忙争取,还自己抢先打,令人寒心。

这两天又传出,行政院顾问丁怡铭也已经接种疫苗,行政院的解释是,有参加防疫会议的阁员都属于第二类,他合乎规定,并没有特权。

而外界质疑,应该是第一线的防疫官员,接触确诊者的机会多,风险较高,才属于第二类的范畴,内阁阁员只是在中央开防疫会议,风险怎么能和第一线防疫官员比呢?而行政院的说法则是,防疫会议的决策人员跟执行人员是一体的,没有前线、后线之分,如果要强分前线后线,恐怕是过度解读。

另外云林县长张丽善的哥哥张荣味也已经打过公费的AZ疫苗,被媒体质疑耍特权,张丽善的解释是,张荣味和她住在前后院,符合第二类的规定。高雄立委黄昭顺也以自己拥有药师资格抢先施打疫苗遭到批评。

总结以上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听友们应该可以理解到,台湾各界最近之所以对「特权打疫苗」的事件特别敏感,官方甚至张牙舞爪,威胁要把不肯按照优先级抢先施打的单位移送法办,归根结柢,就是因为台湾此刻太缺疫苗了,而且照官方的说法,起码还要三个月疫苗才会陆续抵达,但最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台已经死亡三百多人,这让人民胆战心惊,如果官方无法迅速取得大量疫苗,尽速全面广泛施打,未来救命疫苗的争夺战,恐怕不仅如此,还会更加激烈!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