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曼谷专栏

东南亚视野中的美国大选

发表时间:

2020年美国大选投票结果举世瞩目,全球眼光纷纷投向美国新任总统究竟是民主党候选人拜登还是共和党特朗普得以蝉联。东南亚地区密切追踪美国大选进展情况,媒体向民众普及美国选举投票机制,学者则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美国大选民调结果,各方关心此次美国总统大选对未来美中关系发展即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东盟应如何在美国总统换届后更加妥善地掌握自身定位。

10月32日宾夕法尼亚一场选举阵营,一个儿童佩戴口罩逆光站立。
10月32日宾夕法尼亚一场选举阵营,一个儿童佩戴口罩逆光站立。 © REUTERS - SHANNON STAPLETON摄影
广告

泰国媒体报道美国大选前情况指出:美国大选现已进入倒计时。迄今为止提前投票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提前投票的美国选民人数超过9千万人,计约2016年大选总数的65%。美国政坛拥有不少政党,然而“胜者全取”的特殊选举机制造就了当前两党对决局面,成为分别由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民主党候选人拜登(Joe Biden)率队的两大竞选阵营,拜登与特朗普此前亲自出席两场总统竞选面对面辩论,对话内容所涉及的新冠肺炎传染疫情、拯救美国经济以及种族平等权利等话题为这次美国大选定下了主基调。一位名叫大卫 (David Rockwood) 的美国选民接受泰国传媒视讯访问时表示:为了避开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其本人已经选择邮寄方式投下了选票,尽管自己对美国大选计票机制的透明度抱有些许担忧。大卫表示,大多数美国选民的政治意识形态算是稍微偏左,但这一点对影响大选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美国人对时下近乎失控的新冠疫情感到非常沮丧和懊恼。

新加坡中英文报业媒体为此次美国总统大选开设专题栏目,持续报道2020年美国大选相关情况,话题围绕两位美国政治强人在关键时期分别冲刺的夺票拉锯战展开。《联合早报》11月1日发表的专题文章标题:摇摆选民或成为美国总统选举的造王者。菲律宾媒体观察此次美国大选变数同样聚焦在“摇摆州”,指出特朗普和拜登在关键时刻把拉票重点都集中在多数选民尚未作出抉择的美国中西部、佛罗里达和宾夕法尼等地区。

东南亚传媒还援引来自华盛顿的民意调查报告协助民众了解2020年美国大选动向。近日民调显示拜登民意支持度在多个选区高于特朗普,最新民调拜登仍以52%领先特朗普(44%)。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立场鲜明的自媒体各说各话支持自己所看好的总统候选人外,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使用“充满悬念”一词来形容即将于周二(3日)开跑的美国大选,强调不到最后一刻,无法断言特朗普和拜登究竟谁输谁赢。这主要来自媒体汲取四年前过于信赖民调结果而对特朗普出奇制胜击败希拉里(Hillary Clinton)事件始料不及的经验教训。

东南亚媒体在观察美国大选时还出现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话题,即美国年轻选民在本次大选中的投票取向值得关注。四年前当希拉里与特朗普争夺总统宝座的时候,对传统政治感到厌倦的美国年轻人为表达对民主党选派希拉里参选的不满情绪,因而有不少人选择了放弃投票权。跟同样举行民主选举的法国、南韩和瑞士相比,美国年轻选民的投票意愿相对低落。不过当今美国社会日愈拉大的贫富差距和生活压力,令年轻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从而产生求变心态。有人评论称,特朗普上台执政四年,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美国年轻选民的政治参与度。也有人预判,由于新冠疫情影响,此次美国总统竞选活动或许看上去比较冷清,但实际投票结果或将体现出选民前所未有的参与热情。还有评论称,特朗普鲜明的个人形象与行事风格,或使他成为美国史上最受争议的总统之一,以至于2020年美国总统的选举投票,可视为在特朗普“拥护者”和“反对者”之间展开的一场决战。

东南亚各地政情专家近期不仅对美国大选形势进行预判,而且对特朗普上台四年的执政成绩进行总结,其中更多着墨于此次美国总统大选对中美关系乃至世界各国的影响。据了解,东盟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的自身定位上具有一致共识,即坚持反对被大国胁迫而选边站队。前泰国驻美大使披讪  (Pisan Manawapat)观察国际形势认为,不管是拜登团队赢得此次大选,还是特朗普寻求蝉联获得成功,美中两国未来在多方面爆发矛盾的可能性仍在持续加剧,譬如:科技竞赛、地缘观念、意识形态、抑或是对待国际事务的立场和态度,特朗普或许擅长单打独斗,拜登则更偏重结盟应对,鉴于两国在多个核心领域已经成为长远的竞争对手,美中之间未来的双边对立和冲突态势依旧严峻。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