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曼谷专栏

瞭望美国:东盟探讨适应与转变

发表时间:

美国大选落幕近一个月后华盛顿政府进入了换届过渡时期,随着即将执政的白宫团队成员逐一亮相,国际社会围绕新任美国总统即将带来的国际关系转变展开探讨,尤其在中国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针对自身角色如何进行调整与适应成为东南亚地区热议的话题。

拜登外交团队亮相,2020年11月25
拜登外交团队亮相,2020年11月25 CHANDAN KHANNA AFP
广告

据观察美国大选消息席卷东南亚传媒现象近期出现了降温,取而代之的是对民主党代表乔.拜登(Joe Biden)白宫团队的跟踪与关注。泰国消息透露:拜登团队的执政措施与国际政策与特朗普看起来背道而驰。几天前就在拜登宣布“让美国重新强大”政策的同时,尚有一个多月任期的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 )则再次重申“美国利益优先政策”。特朗普还拟在1月20日拜登宣布就职日公布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消息。

北京政府针对此次美国大选投票结果反应十分谨慎,同样引起了亚洲各国观察国际形势的重视。习近平于11月25日向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发出贺电。亚洲媒体称,北京在沉默了两周后终于向拜登发出了当选贺电。分析意见认为,北京在照顾国际形势大局的前提下,试图避免刺激到不愿意认输的特朗普。

亚洲媒体普遍预料未来的中美关系仍将保持对立,综合研究美国问题的当地学者意见认为,预料拜登领导的华盛顿政府短期内会把精力重点投放在解决美国的内部问题,无论是日趋严重的新冠肺炎感染疫情以及所带来的经济后果,还是特朗普执政时期遗留下来的社会分裂问题。相信美国在对外政策上将重新重视国际间结盟组织的重要性,对于所涉及的美国核心利益不会出现根本性改变。美国民主党会在人权问题上联合国际社会向中国施加压力,譬如:香港问题、新疆、西藏人权问题等。对此亚洲地区的日本、澳大利亚、南韩和几个东南亚国家将在人权话题上积极配合华盛顿。

至于东盟应该如何适应拜登领导下的美国。泰国外商联合总会(JFCCT)主席康树德(Stanley Kang)表示:东盟做好应对措施十分重要。尤其是在中国日益强大的背景下,中美贸易战必将是长远课题,现今或只是一个起点而已。中美贸易战背后不仅仅只是贸易和关税问题,而是关乎到提供后备支援所牵涉的科技竞争力。在此情况下,世界各国都要考量应该如何去应对,东盟的利益何在?东盟无法坐视,每一个国家和企业领导人都必须冷静地自我审视,譬如:“我们是谁?我们是否正在好转?我们做好准备了没?开放度够不够?竞争力如何?有没有能力去适应新时代下的新科技?如何管理新时代企业经营模式?我们有没有给新一代年轻人修筑梦想?怎样从现有的物流控制系统中创造价值?等等,这些都是迎接未来亟待思考的问题。

东盟组织在当今大国博弈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东盟传媒机构透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商务与投资南宁峰会上发表视频讲话,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数字化经济”的倡导内容。这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发展规划后提出的又一项崭新议题。印尼媒体报道中国愿同东盟开展公共卫生领域政策对话,携手抗击新冠疫情,加强信息分享、疫苗生产、研发与使用。

针对未来中美关系发展对东盟地缘政治的影响。泰国朱拉大学东南亚问题研究员比迪(Piti Srisangnam)指出:上个世纪以来东南亚地区长期处在以美国为主的地缘政治影响下,这种格局在本世纪初发生了新的变化,亚洲地区出现了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新兴国家,尽管两个亚洲大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尚无法跟美国影响力相抗衡。但针对东盟而言,中国和印度比美国更具有地缘优势。在美国重返国际关系组织的前提下,东盟势必面对更多维度、更多方位且更为复杂的国际关系。因此本着自身利益进行角色定位就显得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疫情(COVID-19)严重打击全球经济,难免给未来的国际形势带来影响。当今中美经济蒙受新冠疫情打击后仍然表现坚挺,但印度经济表现则令人担忧。根据新德里最新经济数字显示,2020年第3季度印度国民生产总额(GDP)比去年同期锐减7.5%。由于疫情蔓延以及封城等因素,印度今年第2季国民生产总额年比惨烈下降24%,创下最严重的下滑记录。经济学家纷纷预料印度本年度经济将出现负增长,无法达到原定6%的经济成长目标。相较同样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中国经济发展仍然保持增长。据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最新公布数字:中国第2季度国民生产总额(GDP)增长4.9%。亚洲政情分析意见认为,中国的防疫经验来自全民合作、严格执行抗疫措施。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产能的大国而言,一旦疫情失控,意味着必须支付高昂的经济成本。倘若印度经济长期一蹶不振,将不利于印度重新塑造亚洲强国的国际形象。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