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曼谷专栏

泰媒  关注西藏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发表时间:

在美国华盛顿政府换届的过渡期间,攸关世界格局发展的中美关系仍然是全球关心的重点课题。继特朗普发动美中贸易战并且积极拉拢台湾后,新一任白宫团队的对华政策是否符合国际社会的利益值得各方期待。根据泰国媒体观察,西藏话题或将成为美国未来对弈中国的另一枚棋子。

Podcast
Podcast © FMM
广告

美国总统大选胜出者乔.拜登(Joe Biden)的白宫团队近期陆续亮相,美国华裔女律师戴琦 (Katherine Tai)被提名出任美国贸易代表,即将成为华盛顿新内阁首位亚裔内阁成员。东南亚地区对此反应褒贬不一,有的评论认为拜登有意对华释放善意,知己知彼更有利于双边贸易谈判;另有评论认为拜登刻意采取以华克华、以中制中的外交策略,以争取美国利益最大化。

泰国《今日邮报》时事评论称,过去2-3年以来,人权问题成为以美国为主的西方世界针对中国的重要关键词。有关新疆维族人改造营、港人争取民主、蒙古人反对教学改革等消息层出不穷,北京政府对此通过相应的法律出台和外交手段予以应对,目前看来针对香港实施的《国安法》不仅有效封锁了“外部势力介入”,预料未来对台湾问题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日益强大的背景下,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与族群发展正令北京当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因素恰恰对当今世界的地缘政治具有深刻影响。新疆地处亚洲腹地,既是中国通往西太平洋的唯一通道,也是“中巴经济走廊”的主干道,随着中国倡导亚洲、非洲和欧洲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新疆对南亚地缘政治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由于幅员辽阔,外界对这一地区的探知视野严重受限。

不久前,中国的北方邻国蒙古抗议北京针对内蒙古地区的语文教材进行修改,各地蒙古族人联合抗议中国政府淡化蒙古文化影响。北京方面则表态“这是一场被刻意煽动的闹剧。”  据了解,蒙古在清朝时期为属于中国的一部分,清朝灭亡后外蒙古宣布独立,内蒙古归属中国领土。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取代俄罗斯成为蒙古的战略盟友。而中国与蒙古虽为近邻,但双方“彼此之间存有戒心”。由此看来,中国对内蒙古地区实施的文化改革,具有对遏止“第三方势力介入”的考量。

泰国学者认为位于中国西南边疆的西藏比新疆更具复杂性,中美双方在“西藏是否为独立国家”的议题上持不同视角。长期以来,尽管美国及其盟友在官方法律上承认北京对西藏拥有主权,但在实际行动上对达赖喇嘛以及流亡的藏人后裔给予特殊照顾,不时还支持藏人从事西藏独立运动。今年11月,西藏流亡政府领导人洛桑森格(Lobsang Sangay)宣称受邀访问白宫,该藏人行政中央组织(CTA)总部设在印度达兰萨拉,印度本土多个地区还设有藏民收容中心。新加坡消息透露,美国的西藏问题特别协调员一职在特朗普(Donald Trump )执政时期空悬了三年多,最近宣布任命负责人权及劳工问题的助理国务卿戴斯卓(Robert Destro)就任。

东南亚历史资料研究显示,新疆、西藏和蒙古在古代均属中央政府的藩部,这些被称为“藩部”的地区分别包括蒙古、青海、西藏、新疆、黑龙江等32个地区,这些地区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但仍受皇家任命的政府部门--理藩院管辖。清朝灭亡后,这些地处边疆的藩部试图争取独立,唯有外蒙古在前苏联支持下宣布独立,其它地区的独立诉求宣告失败。当年国民党转移台湾时期保留了“蒙古和西藏事务委员会”的管理机构,并且收存了包括蒙古、西藏和新疆在内的中国地图,该事务委员会于2017年宣布解散。

泰国国际形势观察人士指出,必须承认现状下的中美关系已经取代了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从而将对未来世界格局演变产生重要影响。透过以往美国民主党执政时期所采取的对华政策,人权问题仍将是华盛顿政府重视的核心。围绕这一话题,预料明年初上台的拜登政府将会联合全球的美国盟友进一步对北京施加压力。未来值得观察的是:中国政府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关于“保留西藏宗教和地方文化”的承诺,是否会被美国用来作为推翻原有贸易协定的借口,届时意味着美国将利用西藏与中国展开另一场贸易战,这对整个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巨大。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