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曼谷专栏

美国一手制裁 一手强化印太联盟

发表时间:

美国宣布对柬埔寨实施武器禁运后,柬埔寨总理洪森给予“销毁美式武器”的强烈回应。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开展东南亚三国访问,积极推动美国跟东盟其他成员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媒体评论称,美国同时动用大棒与胡萝卜分化东盟,旨在对抗中国影响力,强化未来对印太地区的控制。

曼谷专栏
曼谷专栏 RFI
广告

据报道,柬埔寨总理洪森(Hun Sen)宣布销毁或弃用美式军事武器。这是美国上周以危害国家安全利益为由宣布对柬埔寨实施武器禁运后,柬埔寨领导人做出的强烈回应。泰国《新消息报》(Khaosod)昨日报道:洪森下令销毁“美国武器”,应对美国源于“过于亲中”的制裁。洪森在脸书( Facebook)发布消息称:已经指示军方所有部门检查柬埔寨目前使用的所有美式武器和军事装备并停止使用。将它们放入仓库或进行销毁。美国周三对柬埔寨实施武器禁运的理由是担心这个东南亚国家的人权状况、官员腐败以及中国在那里的活动。泰国资深媒体人素提猜(Suthichai yoon)证实,中国在柬埔寨境内云壤(Ream)、地理位置靠近泰海湾地带建造了一处军事基地。

洪森表示:美国的武器制裁对未来的柬埔寨领导人来说是一个警讯,告诉他们如果想要获得独立自主的稳定与安全,务必不要使用美国武器。他援引阿富汗局势指出,许多使用美国武器的人都输掉了战争。美国上月宣布对两名柬埔寨政府官员实施制裁后,美国和柬埔寨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在此之前,柬埔寨还公开证实摧毁了位于西哈努克省海军基地内的美国援建军事设施。

柬埔寨今年十月刚从文莱接棒,正式成为2022年东盟轮值主席。各方观望评估美国对柬埔寨祭出大棒的效应之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将于本月13-16日开启对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三个东南亚国家的访问,当地媒体预料布林肯此行任务跟中缅议题有关,另一方面也安抚美国于12月9-10日召开“全球民主峰会”(The Summit for Democracy)没有邀请的盟友国家。美国白宫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上周访问泰国时特意澄清:华盛顿无意透过此次民主峰会批判或指责其他盟友,尽管在军政府领导下泰国民主仍然存在争议,但美国和泰国之间的长期盟友关系依旧牢固。

泰国媒体预料美国国务卿此行还旨在积极推动美国跟东盟其他成员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为进一步落实美国的“印太战略” (Indo‐Pacific)开拓局面。布林肯此前透过推特表示跟日本外相林芳正(Hayashi Yoshimasa)在英国利物浦(Liverpool)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举行面对面场边会谈。双方重申美日同盟对促进印太地区和平、安全与繁荣的重要性,期待未来在新冠肺炎( COVID-19)、气候变化危机和其他诸多问题上深化合作,共同对抗威权主义。媒体稍后透露,美日两国外长认为在印太地区安全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有必要强化彼此间的战略联盟关系。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今年初上台后,多名白宫高级官员先后造访东南亚。媒体观察普遍认为,为了从地缘上化解北京突破美国战略围堵所付出的努力,华盛顿明显提升抗中力度,明年将会进一步落实遏制中国扩张的政策。譬如在安全上不断强化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三大战略同盟关系,首先是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国际情报共享的五眼联盟(FVEY)。该联盟最近宣布不派遣官员参加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惟有新西兰说明此举出于疫情缘故。另在意识形态上有美日印澳秉持民主理念组成的印太战略同盟(Indo‐Pacific)及其框架下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经济上美国将于明年推出最新版本的“印太经济合作框架”,旨在重新打造关于芯片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工业链。军事方面美国今年9月跟英国和澳大利亚达成三方安全协定《AUKUS》,由英美协助澳大利亚打造核动力潜舰。泰国媒体提出观察意见认为,美国在印太地区跟中国竞争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取决于美国及其联盟的经济实力能否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军事和安全构架。

美国近期致力呼吁全球盟友联合抵制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布林肯走访东南亚三国预料也将提及这一话题。与此同时,中美竞争波及越来越多的无关政治领域也在东南亚地区掀起舆论风潮,不少人围绕国际战略竞争应不应该牵涉体育赛事或运动员展开讨论,此外金融媒体对未来的区域性经贸协定是否掺入科技安全因素提出质疑。

泰国《民意报》(The Matichon)报道,12 月 10 日世界人权日之际,美国宣布对数十名与中国、缅甸、朝鲜和孟加拉国有联系的个人和实体实施人权制裁,并将中国人工智能 (AI) 开发商商汤集团列入禁止投资的黑名单。日前出席《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举办CEO理事会峰会(CEO Council Summit)的泰国企业家登.巴通哇尼(Dan Pathomvanich)表示,相信大部分与会人士透过这次会议对中国有了更新认

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Mark Milley)就中国强军的野心提出警告,中国试图在未来几年内追上美国并实现在军事冲突中击败美国的目标。登透露出席此次峰会的企业行政长官在讨论经济议题时几乎都提到中国和俄罗斯。尤其是在贸易、人权、香港、台湾、西藏、南海等重大课题上存在着尖锐争议的中美关系,二者在未来将是长期的竞争对手。尽管这种竞争关系对中美两国各自促进自身的发展产生了催化作用,但中美竞争加速了世界两极分化,不选边的国家和企业地位十分尴尬。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