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曼谷专栏

泰媒:关注IPEF如何创造经济增长

发表时间:

美国主倡的“印太经济框架” (IPEF)首次部长级磋商日前敲定了四个合作目标。舆论认为美国打造这一框架旨在抗衡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中国,而其他成员国则期盼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泰国分析人士提醒各方密切关注这一框架如何帮助其成员国创造经济增长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福祉。

曼谷专栏
曼谷专栏 © (网上图片)RFI制作
广告

泰通社消息称,在中国经济影响力日益扩大的背景下,美国主倡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周五在洛杉矶举行了首次经济部长级会议。14个参与国的部长们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正式谈判。各方同意透过协商制定创造就业机会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法规,促进印太地区可持续性发展。会谈敲定四项原则性目标:公平贸易、保持供应链灵活性、清洁能源基础设施与碳减排,合理税收和打击腐败。

目前印太经济框架包括14个成员国,分别是韩国、日本、泰国、新西兰、文莱、菲律宾、斐济、马来西亚、越南、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统计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占全球40%。

新加坡媒体评论这次为期两天的部长级会谈为落实“印太经济框架”提供了加强各方贸易合作的路线图。该框架缘自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今年5月访问日本时宣布启动的印太新经济圈构想,未来不排除吸收更多的成员国。

亚洲媒体舆论普遍认为:拜登提出“印太经济框架”旨在呼应侧重军事与安全的四方安全机制(The Quad),完善美国的印太战略(Indo‐Pacific),进一步抗衡中国。据了解,今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经济体系,在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国之间开展贸易合作,未来有望吸收中亚、南亚及大洋洲其他国家。

在此之前,泰邮报(The Thaipost)国际时事评论文章针对“印太经济框架”提出观察称,首先,该框架所建立的经贸与投资网络能否解决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问题。美国承认传统的自由贸易机制让每个国家生产最高效的产品,这是造成美国巨额逆差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问题是如果“印太经济框架”的生产体系​​无法与其他国家竞争,那么该框架是否会成为一个从整体上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导致生活质量降低的体系呢?其次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双边事务和可持续性。“印太经济框架”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过去协商好的贸易项目什么都可以做,无须等待各方谈判或其他成员国参与,因此“印太经济框架”的运作模式实际上就像是美国政府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双边谈判过程。尽管作为一个整体经济组织,圈内成员国之间会有沟通,但是贸易合作的发展方向主要依据美国政府制定的指导方针。在这一点上,讨论最多的是相关交易是否必须得到美国众议院的批准。毕竟该框架目前只是在执行一项总统命令。美国国会众议院不通过政府政策甚至推翻国际协议的情况,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还有美国政府换届造成的政策不连贯性,譬如奥巴马(Barack Obama)政府时期商定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后随即宣布退出,这同样涉及到“印太经济框架”的可持续性,该协议是否会随着时间和美国政府的换届而改变呢?第三,“印太经济框架”的参与国是否受益?近年来,新冠疫情(COVID-19)、俄乌战争、通货膨胀、高燃油价格造成许多国家经济放缓甚至衰退。所有政府都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印太经济成员国同样迫切希望该框架能给所有成员国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据观察,除了规则的制定以外,此次部长会议尚未对该构架如何创造经济成果提供实质性内容。拜登政府将如何透过该框架帮助其成员国创造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福祉,这是所有成员国关心的焦点。最后一点不容忽视,由于“印太经济框架”是美国印太战略的一部分,意味着相关交易将跟美国政府组织挂钩,这可以体现在政治方向、意识形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在以往美国历届政府奉行遏制中国的政策前提下,拜登政府针对中国经济推出的“印太经济框架”能否奏效值得关注。

此外,面对大型规模的区域性经济贸易合作组织,当今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无疑是最大的变数。尽管印度是印太战略框架下四方安全机制成员之一,但在此次“印太经济框架”谈判中,印度拒绝签署有关部分贸易和数字经济的合作协定,印方给出理由是为了保护国内的民族产业。对此美国贸易官员表示将跟印度开展进一步的双边讨论。2019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过程中,印度同样选择中途退出,理由是保护国内市场免遭中国商品倾销,以至于加剧印度的贸易逆差。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本年度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的排名首次超越英国,排名世界第五,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外界预料印度经济很快将超过德国,位居第四,甚至挑战位居第三的日本。泰国媒体评论指出,印度是人口大国, 2023 年人口数量将超过中国。虽然秉持对外开放政策,但印度中产阶级规模不断壮大,拥有庞大内部消费者和驱动经济力的市场规模,这使印度成为一个更加依赖国内市场的国家。俄乌战争后印度获得俄罗斯提供的廉价原油,得以扩大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高了竞争优势。未来印度将在“印太经济框架”中扮演什么角色同样令人拭目以待。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