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曼谷专栏

泰媒:西方力挺印度成为南方领袖

发表时间:

在全球局势动荡、国与国之间关系紧张脆弱的情势下,每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即将在美国纽约拉开序幕。泰国媒体预料,除了人类与环境生存议题挑战世界各国领导人的智慧外,国与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分歧与矛盾仍然是干扰大会气氛的主要因素。

世界银行行长与巴西、印度、南非和美国领导人在G20峰会合影。
世界银行行长与巴西、印度、南非和美国领导人在G20峰会合影。 © 路透社图片
广告

泰国通讯社报道, 世界各国领导人将于9月18-19日在联合国总部探讨审核《2030年议程》及其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情况。相关会议包括气候雄心峰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发展筹资问题高级别对话、未来峰会部长级筹备会议等。联合国(UN)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Manuel)警告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多重的危机与挑战,恶劣的气候变迁、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沉重的债务负担,急剧飙升的生活成本以及不平等加剧等因素,严重拖累了发展中国家所预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国与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分歧更进一步加大了爆发冲突的风险。

联大会议前夕,77国集团 (Group of 77) + 中国峰会9月15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中国代表呼吁建立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争取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与权益。此次峰会周六(9月16日)通过《哈瓦那宣言》,呼吁国际社会为科技发展营造开放、公平、包容、非歧视的环境。各国和有关各方应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共同致力于全球发展和科技发展领域的合作共赢。77国集团是一个由134个开发中国家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

此前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在中国和俄罗斯最高领导人缺席峰会,与会成员国难以就俄乌战争、气候变迁和逐步淘汰污染性化工燃料等重大议题达成共识的艰难环境下,G20峰会最终发表了一份凸显达成共识的领导人宣言。主要内容涵盖了改革国际货币基金,吸纳非洲联盟加入20国集团等议题。此次峰会成功发表领导人宣言令人感到意外,这不仅打破了事前各方关于二十国集团无法发布联合声明的预言,更让G20机制在国际舞台上的功能受到肯定。印度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也愈发被外界所重视。印媒将此作为印度担任一年一度二十国集团峰会主办国成功的标志,同时就在国与国之间发挥重要斡旋作用上推崇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外交能力。尽管一部分印度学者对莫迪制下的战略自主政策产生怀疑,但更多的支持舆论认为作风务实的莫迪正在掌控一场对中美超级大国平衡产生重大影响的国际政治运动。

印度将于明年5月举行大选。预计莫迪政府将会提出刺激经济措施,继续加持领导人气并增强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赢得选举的信心。此前印度26个反对党联手试图推翻莫迪,但莫迪自 2014 年上任以来就实施了多项防止支持率下降的措施,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包括: 宣布暂停大米出口,以防止国内出现粮食短缺问题。莫迪深知能否吃饱肚子不仅会导致支持率下降,而且将给反对派提供发起政治攻击的机会。

东南亚学者追踪印度领导人在充满危机的国际局势中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有评论称在东西方分歧日渐扩大的前提下,印度不仅在中俄与美欧之间左右逢源,而且不断在调合自身地缘角色以及战略自主政策中争取到利益与优势。尽管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缺席了印度主办的G20峰会,但印度总理莫迪作为东道主所付出的努力显然受到了西方世界的认可,未来或将加码支持印度在引领南方世界发展中国家方面持续发挥重要影响力。

印度号称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与西方国家保持一致。即便二十国集团峰会未能如西方国家所愿针对俄罗斯发表公开批评,但二十国成员仍以妥协姿态同意发布凸显成员共识的领导人宣言。俄罗斯代表表示赞同并表示,G20宣言有利于解决冲突。

此外,一贯主张宣扬民族主义并致力推动印度摆脱殖民色彩的莫迪还借助G20舞台采用源于印度教的“巴拉特” (Bharat)自报国名,试图取代英国统治时期所采用具有西方古典意义的“印度”(India) 一词。对此,包括英国首相苏纳克(Rishi Sunak)和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在内的西方领导人一律视而不见,并未表现出被冒犯的姿态,可见西方国家对印度的妥协与认可。无论如何,“印度”与“巴拉特”都是印度宪法规定印度共和国的官方名称。有评论指出,以英美为主的西方世界对印度表示认可,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印度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尤其在美国不断强化透过印太战略遏制中国的国际背景下,印度成功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在中美贸易战转向科技战升级的前提下,美国企业开始分散风险,印度的机遇巨大,苹果、微软、谷歌等世界级科技巨头纷纷对印度示好。与此同时正值中国经济放缓、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印度同样希望将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从中国吸走。泰国战略分析意见指出,印美关系从莫迪时代拉开了历史性帷幕。这是因为印度与西方国家的利益在某些事情、某些时候确实是一致的!美国和印度在管理中国实力崛起方面拥有共同的利益。

继成功登月后,印度又一次成功发射首个太阳探测器“太阳神-L1”号(Aditya-L1)。泰国媒体报道,今年8月底在普吉岛海滩发现类似飞机零件的物体,可能是驱动宇宙飞船的RLV-TD火箭残骸。相较日本验射火箭屡屡失败的消息,东南亚媒体对印度雄心勃勃的开发太空计划寄予信心。消息称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计划斥资援助越南在胡志明市建立一座卫星跟踪和数据接收中心,作为民用设施观测印度卫星的发射,此举同时可协助越南掌握更多包括中国及南海在内的卫星图像。泰国安全人士评估,就战略安全而言,该计划令越南和印度双方获益。越南利用印度的航天技术提升了监测南海动态的实力,印度则透过越南扩大了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影响力。印度和越南二者分别在陆地和海洋上跟中国存在领土主权争议。除了援助越南提高海上安全能力外,印度也积极援助缅甸政府发展旅游经济,协助这个受到西方制裁的东南亚国家度过经济困境。缅甸当局近日宣布将对印度-中国发放旅游签证。

曼谷商业新闻(Bangkokbiznews)财金专栏撰稿人塔尼彭(Thanitphong Chuenphiban)向投资人推荐印度股市正受到全球多家机构的追捧,继前期被忽视之后,印度经济被看好将在未来许多年趋于走强,股市持续上涨。印度储备银行预计,在通胀放缓的情况下,今年印度经济可能增长6.5%。印度人口增长今年超过了中国,中产阶级数量和收入有所增加,根据世界银行报告,印度68%的人口处于劳动年龄,国内消费有望长期持续强劲增长。不过也有一些分析师认为印度股票价格过于昂贵,已经远超基本面。当前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仍然是发展经济的重大障碍。除非政府投入更多资金发展基建,扩大繁荣并且降低运输成本。

联合国大会第77届会议一般性辩论将于2023年9月19-26日在纽约联大总部举行。东南亚国家领导人近日纷纷启程前往美国出席联大高级领导人会议。其中包括刚刚结束访问北京的柬埔寨新任首相洪马内(Hun Manet)以及泰国新任总理赛塔(Srettha Thavisin)。泰国总理以及新内阁预定今年10月访问北京。目前,第20届东盟+中国博览会(China-ASEAN Expo)正于9月16-19日在中国广西举行。

联合国秘书长还指出,多极世界正在出现,他可能是平衡因素,也可能激化矛盾与冲突。

近日印度与加拿大之间的紧张关系引起东南南亚媒体关注。加拿大贸易部长伍凤仪(Mary Ng)推迟原定10月9日访问印度的行程。继莫迪在20国集团峰会期间就加拿大出现印度分裂分子抗议事件向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当面表示不满后,近日双方先后宣布暂停两国之间的贸易谈判。此举令两国去年3月重启的自由贸易谈判再度陷入僵局。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