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柏林飞鸿

中国的疫苗外交和世界秩序

发表时间:

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中美对垒的持续,德国媒体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密切、广泛。中国疫苗的发展,中美关系,中国对全球秩序的渗透等都是德国媒体关注的话题。

中国网络关于疫苗问题报道图片
中国网络关于疫苗问题报道图片 © 网络照片
广告

德广联认为,中国正在从事“疫苗外交”。在应对新冠病毒疫苗的竞赛中,中国正试图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为自己积分,比如中国承诺合理的疫苗价格。中国此举并不完全是大公无私的。疫情初期,中国一直以无私的援助者身份做出了很多努力。五月份,中国做出了强大的承诺说,如果中国有了疫苗,它将是一份公共财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卫组织会议上曾这么说来着。这句话让人们希望,贫穷国家可以免费获得疫苗。它被看作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承诺。但现在,中国官员谈的是公平合理的价格。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马德尔表示:“中国把其疫苗宣传成为一种公共财物,试图以此将自己定位为全球领导者,同时建立与对中国表示感激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联盟。”据称,在菲律宾总统向中方保证将阻止对中国的批评后,北京承诺向菲律宾提供快速获得疫苗的权利。中国已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承诺提供约10亿美元贷款,用于购买疫苗。参加中国疫苗测试的国家在购买疫苗时,将获得优惠待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还是第一个批准将中国疫苗用于紧急计划的国家。几乎没有人怀疑中国可以履行所有这些承诺。尽管如此,许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互联网门户中非项目的创始人之一埃里克奥德兰称,“中国的疫苗外交是有高风险,高收益的战略。如果该战略凑效,北京可以扩大其全球影响力。”奥兰德还说,“各国使用可支配的手段来提高自己的全球形象,而中国只是使用疫苗来做到这一点。”但疫苗外交存在巨大风险。中国今年年初推行的口罩外交已经受到批评,因为很多口罩劣质,无法使用。专家们认为,中国疫苗外交存在适得其反的风险是非常现实的。出于这个原因,中国不希望仅仅依靠双边协议来分配和销售疫苗,并且和美国不同,中国已经加入全球新冠疫苗保障机制。

《明镜》周刊表示:多个疫苗已快要获得批准。一些国家已经为自己确保了数亿剂疫苗的供应,另一些国家可能将陷入对中国和俄国的依赖。谁能控制疫苗,谁就将统治世界。

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姗姗来迟祝贺拜登当选美国总统一事,《明镜》周刊表示,中国是最晚祝贺拜登当选美国总统的国家之一。为什么迟疑了这么久?中国没有加以说明。也许北京不想损害和目前仍是美国总统的特朗普的关系,因为特朗普还没有承认自己败选。

N-TV电视台就中国不断增长的势力报道说,德国出现了要求抵制中国的世界秩序的呼声。亲基民盟的阿登纳基金会要求德国采取新的政策,和美国这一世界大国一起,共同抵制中国。数十年来,在中国会发生什么,对世界来说一点也不重要。但现在形势已经改变了,如果中国对猪肉的需求下降,德国农民担心会破产。只有当中国制造商提供足够的医疗防护设备时,德国医生才能安全工作。11月24日,中国向月球发射了无人火箭,使中国成为领先的探索太空的国家之一。中国正在将其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不断增强的进攻性结合起来。今年年中,美国司法部甚至指责中国在进行“经济闪电战”。现在,越来越清楚的是,北京正试图在国际政治上加盖自己的印章,即一个为了国家利益经常侵犯人权的威权系统的印章。正如中国在香港显示的那样,国际条约制约不了它。当英国于1997年将其殖民地归还北京时,中国曾通过合同保证了一国两制的存在。但现在引进的香港国安法实际上意味着自由社会秩序受到侵蚀。阿德纳基金会的专家们发现,中国打算将“我们建立在价值和规则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改变为由中国确定的世界秩序”。这是一个还没有公布,但令人震惊的发现。当欧洲国家在试图共同应对挑战失败后,中国有效地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当春季新冠感染出现时,中国把自己扮演成伙伴,提供口罩和呼吸机,并利用口罩外交来掩盖其先前造成的灾难性印象以及中国卫生部门试图掩盖事实的尝试。中国是“负责任的伙伴和创新的卫生力量”。这是北京自己的说法,但越来越多的西方社会媒体已在使用它。就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取得的胜利,中国也把它解释为是本国体质的成果。通过威权和镇压,中国认为自己远远优于自由民主国家。但这只不过是中国的宣传。它显示了中国的“操纵倾向”,并压制了事实。中国找到了许多传播自我形象,追求自身利益的方法。另外,中国在许多多边机制里担任了领导角色。联合国没有传来对中国的批评之声。但中国的发展和安全政策与民主国家的价值标准相去甚远。在中国不断加大自己影响的情况下,德国和欧盟有必要和美国一起,共同抵制中国。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