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世界报

虽然中国大量出口疫苗,但中国疫苗接种却起步缓慢

发表时间:

北京当局计划在7月底之前让40%的中国人接种上疫苗,也就是说,超过5亿的中国人将在7月底之前接种疫苗。但是,与此同时,中国人对生产他们将要接种的疫苗的中国制药业,信心不足。

法国世界报
法国世界报 RFI
广告

中国推出数码护照,这是周二法国世界报的一个标题。世界报所称的数码护照,其实就是中文所说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世界报解释说,“国际旅行健康证明”是一个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可显示和验证乘客的健康数据,比如乘客的核酸或抗体测试结果以及乘客的疫苗接种情况。这将使中国公民出入境进行国际旅行时,可以证明自己的健康状况。目前,这一应用程序不是强制性的,仅适用于中国人。

世界报表示,中国为自己的公民推出数码护照,这可能会有助于进一步开放中国的边界。

另外,就这一数码护照,世界报表示,中国外长王毅说,这一应用程序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便利过境”,但王毅没有具体说明使用这一应用程序会有哪些具体的好处,也没有说明其他国家是否打算承认中国的这一数码护照。

世界报还表示,美国和英国也在考虑启动类似的系统。在欧盟,欧盟委员会3月17日在布鲁塞尔也提出了“绿色护照”的想法。

在中国,疫苗接种的起步是缓慢的

在周二的世界报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篇介绍中国接种新冠疫苗情况的文章。文章指出,虽然中国出口了大量的疫苗,但是,在中国,疫苗接种的起步是缓慢的。

世界报在华记者勒梅特指出,北京当局计划在7月底之前让40%的中国人接种上疫苗,也就是说,超过5亿的中国人将在7月底之前接种疫苗。但是,与此同时,中国人对生产他们将要接种的疫苗的中国制药业,信心不足。

相关的文章写道,中国在就自己给60多个国家赠送或出售疫苗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之后,现在中国开始强调中国公民的疫苗接种了。

文章援引中国肺病专家钟南山3月1日的话表示,到目前为止,只有3.56%的中国人接受了新冠疫苗,远低于美国和以色列的疫苗接种率,不过,北京当局的目标是,七月底之前,为40%的人口,也就是为超过5亿的中国人接种疫苗。

世界报的文章表示,这个目标实现起来是有问题的,在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这个目标都是有问题的。中国目前正在开发的疫苗有17个,其中的7个正在进行第三阶段测试。这7个正在进行第三阶段测试的疫苗中,有四个已经获得了中国当局的“有条件的销售权”:两个是国药集团的,一个是科兴公司的,还有一个是康希诺生物技术公司的。前三种是灭活疫苗,康希诺的疫苗则不同,使用病毒载体,只需要一个针剂就行。

国药集团声称2021年能生产超过十亿剂疫苗,甚至“每年能生产三十亿剂”,不过,国药集团没有明确从哪一年开始它能够“每年生产三十亿剂”。

据《财新》杂志的报道,国药的年生产能力为2.2亿剂(北京的国药为1.2亿剂,武汉的国药是1亿剂)。科兴表示,从六月开始,它将每年能够生产20亿剂,是现在的四倍。康希诺表示自己每年可以生产5亿剂,是目前的二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人大会场外表示,到明年初,中国应该能够为70%到80%的中国人接种疫苗。同时高福承认,由于质量标准是个“复杂的过程”,因此理论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之间总是有差距的。

世界报的文章还表示,疫苗接种在中国是个很敏感的主题,由于各种假药丑闻,中国人对中国的制药业只有相对的信任。经常可以听到中国人对当局的疫情管理给出高度的评价,不过同时,他们也承认他们不愿意接种中国疫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它北京的员工中,只有不到74%的人愿意接种疫苗。《南华早报》报道,学历越高的人,越不愿意接种疫苗。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