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世界报

中国接种疫苗已超10亿剂,怎么做到的?

发表时间:

世界报的文章指出,中国接种疫苗的成功,有多种因素。相关文章也指出,说服中国人打疫苗的,也是对感染新冠病毒的恐惧又回来了。

法国世界报
法国世界报 RFI
广告

法国世界报的记者勒普拉特(Simon Leplâtre)从上海发回的文章写道,6月21日,中国注射疫苗的针剂数量跨过了10亿剂大关,6月24日星期四,这一数字又达到了11.2亿剂。中国施打的新冠疫苗总数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

文章指出,一开始,中国的疫苗注射也是缓慢的,但随后,在当局部署了大量的资源之后,中国的疫苗注射达到了平均每天1800万剂的巡航速度,6月18日那一天更是创了纪录,当天注射的疫苗量达到了2300万剂。中国三天注射的疫苗,几乎和法国的全国人口数量差不多。

中国的疫苗接种速度已经够高的了,可中国当局还在继续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在疫苗接种量跨过10亿大关后,中国疾控中心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把接种疫苗的人口占比从66%提高到80%。也就是说,中国一共要施打20多亿剂疫苗,现在,走了一半的路。

就中国在疫苗接种上的高速度,世界报刊出的这篇文章表示,中国的这一成功首先是中国工业的成功,这要归功于中国的疫苗制造商国药、科兴和康希诺。在大量政府订单的保证下,中国的这三个制药厂很快就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2021年全年,它们生产的疫苗总量将是30亿剂。

中国在疫苗接种上的成功也是中国后勤支持的成功。设在纽约的外交关系委员会(CFR)的国际卫生问题负责人黄严忠说,大多数疫苗都是在过去两个月内施打的。这是对国家资源的重大的调动,这是其他国家无法复制的。这位专家还认为,中国的方法与1949年以来的各项运动所采用的方法没有什么不同:当领导人确定优先事项并明确告知地方当局后,地方当局受到鼓励,要调动所有的能力来实现目标。

在实地工作中,打疫苗的动员工作得到了各种宣传措施的支持。到处可见的宣传横幅标语,广播里不停呼吁人们去打疫苗的声音,改装成疫苗接种中心的大巴在城市里东奔西跑,各个企业也不甘落实,组织员工接种疫苗。

除此之外,中国科学家也经常在媒体上发言以说服那些仍然犹豫不决的人。中国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在6月初警告说:“最近的病例表明,疫情防控仍然困难重重。我们需要大家的帮助来筑起“免疫长城。”

最后,中国的疫苗接种速度很快,不能不提居委会的功劳。世界报的文章写道,这些穿着马甲的居委会志愿者很是人们难以摆脱的:通过电话、短信和挨家挨户的走访,这些居委会的志愿者确保每个人都知道并有机会接种疫苗。比如,在上海市中心的襄阳街,6月中旬开了一个新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不仅宣传开张消息的海报无数,而且,路口的高音喇叭还一遍遍地重复:“6月30日之前,襄阳街22号,不用预约就可以接种!” 附近的一个桌子后面,还放着几瓶油,这是给接种疫苗的人的奖励。志愿者还呼喊着路人说:“来打吧,现在我们甚至有只用打一针的疫苗了!这是康希诺的疫苗,和美国强生疫苗的技术是一样的!”

不过,世界报的文章也指出,说服中国人打疫苗的,不仅仅是志愿者们的努力,也是对感染新冠病毒的恐惧又回来了。

4月份安徽辽宁等地爆发疫情后,当局强调,患者没有接种疫苗。随即,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疫苗接种中心前耐心地排队打疫苗。

世界报的文章还指出,虽然中国的疫苗接种是大规模的,但中国边境的重新开放可能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

中国研发的疫苗对防止感染的有效性,科兴的是51%,国药的是78%,康希诺的是65%,这并没有让中国当局放心。而且,智利或蒙古等广泛接种中国疫苗的国家出现新的疫情,这表明,过早放松警惕是有风险的。

另外,中国迄今为止采取的是“零病例”政策,一有病例,就大规模的筛查和封闭管理隔离。从长远来看,零容忍战略似乎是难以维持的。在广东佛山,就有几名居民在被居家封闭二十多天后,展开抗议。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