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世界报

陆克文:中国有意愿稳定与欧美关系,但战狼外交造成了深深的伤痕

发表时间:

各位好,我是安东尼,欢迎收听法国世界报摘要。出于各种具体的考量,中国想改善与美国和欧洲的关系。这是前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今天发在法国世界报的观点文章的标题。陆克文说,中国与欧美关系的稳定可以部分恢复在北京和欧盟主要国家之间被折腾得七零八落的政治与外交对话。这将促成降低全球外交关系的紧张,重建必要机制来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尤其可能出现在西太平洋的军事碰撞。

Podcast
Podcast © FMM
广告

陆克文对他的观点做了详细的背景阐释。他说,十月初,亚洲协会中国分析中心开张。当时基辛格发表讲话说,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的这场战争乱成一团,它造成的外交和政治后果可能促成北京想要在短期内寻求与美国和欧洲关系的稳定。外交关系的升温很可能在10月16日中共二十大之后很快就会表现出来。

陆克文预测说,北京想要稳定与美国的关系,但并不是说想要和美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北京的努力可能在拜登与习近平在今年11月于巴厘岛G20峰会会面期间就会体现出来。

北京已经意识到对俄罗斯继续实行默认式的外交支持和经济上的协助将损害中国在全球的地位。陆克文说,公开挺俄罗斯,并让习近平说出中俄战略合作无上限口号的始作俑者乐玉成, 本来很有把握成为中国外长。结果突然出局了,而且没有任何解释。现在,中国外长人选中的其他候选人都是些对西方国家的兴趣点更加敏感的人,或者至少在欧美国家有多年的业务经验的人。还有,在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的职位空缺了10个月之后,中国在9月份提名和欧洲建立了扎实的联系的傅聪担任使团团长。这项任命很可能标志着中国准备重新把和欧洲的外交和经济关系作为重心,把过去的威胁政策翻篇。

今天中国想改善与美国和欧洲的关系,是出于多种具体的考量的。 中国的国内经济遇到了几十年来没有出现过的困难。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政策转向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口出现逆增长,以新冠清零策略的名义封控多座大城市。看到这些困难,中国政府转向靠外贸,靠投资,靠资本流动来维持增长。欧洲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

但是由于北京和莫斯科的亲近,由于北京拒绝在政治上谴责俄罗斯违犯联合国宪章入侵乌克兰, 中国和欧盟的外交关系受到严重伤害, 让中欧之间的紧张关系雪上加霜。

之前中欧贸易协定泡汤了,原因在于:欧盟于2021年谴责了中国在香港和新疆侵犯人权。紧接着中国对好几位欧盟领导人实行了制裁。另外,中国针对立陶宛的台湾政策采取了强硬措施,在外交上攻击型的战狼大动干戈。所以最近这些年欧洲人对中国的感观越来越不好。

在贸易上,中国对欧洲国家越来越不热情。在投资环境越来越不利的环境下,欧洲企业被迫通过局部化和区隔化的办法削减在中国的生意。

现在中国想要缓和和外界的关系,改善她在全球经济中的业绩。自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跨大西洋的合作让全球安全政策的议题越来越重要。而中国对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抱有敌意,这正好说明中国在担心,大西洋两岸间有隔阂才符合中国的利益。

陆克文说,中国很可能想稳定与西方关系,但不太可能彻底改变外交政策。习近平很可能不会放弃马列主义经济,不会放弃国内政策,不会放弃民族主义倾向。就像欧盟工商会主席乌特克说的那样,习近平治下的中国,意识形态要大于经济。

最近5年中国的战狼外交造成了深深的伤痕。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对中国新一轮的友好攻势持警惕的态度。现在,欧盟正式把中国当作系统性对手来看待。而中国把北约看作是冷战的产物, 把北约的政策看作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根本原因。而今年夏天,北约清楚地表达了新战略:把中国当作系统性的挑战,中国代表着对北约成员国地利益,安全和价值观地威胁。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