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世界报

马克龙和冯德莱恩的中国之行:虽没取得具体成果但有用

发表时间:

4月5日到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部分行程由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陪同。法国世界报就此刊发社论表示,法国国家元首在欧盟委员会主席陪同下的中国之行没有取得具体的成果。但是,重新启动与北京的关系是必要的,在欧洲框架下来做这件事也是很重要的。

法国世界报
法国世界报 RFI
广告

相关的社论写道,马克龙和冯德莱恩的此次中国之行有两个主题:乌克兰战争以及欧盟和中国的关系,但是,不论是哪个主题,都没有取得突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此次访问是失败的或者是没有用处的。

社论继续写道,在乌克兰问题上,法国总统府原本也没有期待会有什么重大的进展,事实上也确实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在习近平主席3月份前往莫斯科访问并巩固了北京占主导地位的中俄友谊之后,法国知道中国不会谴责俄罗斯的入侵。法国也放弃了中国也许会调解乌克兰冲突的幻想。对法国来说,重要的是,向习近平强调如果他决定向俄罗斯提供武器,是有风险的,会使中国陷入战争阵营。

另外,我们也应该提醒自称主张和平的习近平,泽连斯基总统正在等待他的电话。这个任务在这次访问中也完成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矛盾之处也被呈现:一方面,习近平正式表示他反对核威胁、反对使用核武器;可另一方面,习近平又拒绝谴责普京可能在白俄罗斯部署核武器。

保持清醒和有要求

涉及欧洲的部分则更为复杂一些。去年11月,德国总理朔尔茨拒绝了马克龙对中国进行联合访问的要求。在这之后,马克龙邀请冯德莱恩陪同他一起前往北京,是希望让他的对华访问具有欧洲的色彩。这是一个好主意。在中国领导人面前,代表4.5亿欧盟人要比代表6800万法国人会更舒服。另外,和中国的贸易关系问题,也属于欧盟层面的事。

可是,他却掉入了中国礼仪的陷阱。对法国总统的国事访问,中国给予了所有该有的盛情接待,可是,欧盟不是一个国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是无法享受这些盛情接待的。与俄罗斯一样,中国更愿意与国家进行双边交易,而不是与困扰它的超国家实体打交道,何况,冯德莱恩3月30日就中国战略发表的非常坚定的讲话也不太可能让习近平高兴。

我们能不能够奉承讨好习近平呢?中共二十大后,中国一号人物习近平手中的权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他也毫不掩饰他重塑国际秩序的野心。对马克龙来说,虽然他过去在特朗普和普京那里的努力都失败了,但是,马克龙仍然对自己的魅力充满信心,不过,马克龙应该已经意识到了,只是在广州的花园里在不打领带的情况下和习近平喝喝茶,是迷不住中国国家主席的。

法国世界报的社论还指出,马克龙此次中国之行的意义远远超出两位领导人的个人关系。最近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复交显示了,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中,中国是重要的一员。

欧盟在不放弃与美国联盟的情况下,也希望显示自己的存在,并开始为此拿出资源。尽管马克龙和冯德莱恩遇到了让他们不舒适的情况,而且他们的对华访问也缺乏具体的结果,但是,两人一起重新启动必需的与中国的对话,这是正确的。我们应该维持这一关系,条件是我们要保持清醒、有要求。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