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十字架报:自由贸易的框架本身也是一场较量

发表时间:

中国与欧盟经过多年时间的谈判,于12月30日终于就双边投资协议达成共识。相关协议有待获得欧洲议会批准后方可生效,但是质疑之声一直不断。《十字架报》刊出报道,披露了有关方面专家及欧洲议员的观点并发表社评,提请欧盟谨慎行事。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该报指出:对布鲁塞尔来说,中欧投资协议的签署意味着恢复双边贸易平衡关系。但是,尽管中国做出许多让步(其中有些让步出乎意料),但是,围绕这项“原则性”协议的快速达成以及中国在结束“强制劳动”问题上缺乏承诺的现实,批评之声不断涌现。

报道引述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陆克(Philippe Le Corre)的观点指出:从表面上看,中国似乎在金融服务丶私立医院丶数据管理等市场准入方面向欧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这一做法可令尤以德国为主丶在中国的欧洲企业感到满意。但是相关协议要获得欧洲以及某些国家议会的批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为反对中国的呼声仍然高涨。

过去30年的历史表明,中国往往不遵守国际承诺。2001年,中国在进入世贸组织时,曾承诺完全开放其市场。随后发生的事情众所周知:假冒产品工厂在中国蓬勃发展,而中央政府没有能够(或不愿意)出面制止。另外,长期以来,中国对外国公司实行强制性的技术转让。这是我们应该保持警惕的地方。再有,就是颇为关键的国家补贴问题,在中国和其他市场创立了不公平的竞争气氛。

陆克指出:德国是中欧投资协议的最大赢家,该协议为德国电动汽车打开了市场。但是对其他欧洲国家而言,未必从中受益。无论如何,中国正在崛起,对此各方有目共睹。

中欧投资协议有待获得欧洲议会和各国政府的批准,可能在2022年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时完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将有两年时间来了解是否可以相信中国关于开发市场的承诺。

《十字架报》同时披露了法国欧洲议会议员丶维吾尔族人权捍卫者格吕克兹曼(Raphaël Glucksmann)的看法。格吕克兹曼指出:中国关于签署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的承诺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种承诺并不具备约束力。这一次,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专制制度。成千上万的维吾尔族人受到关押,这样一个制度很难获得信任。欧盟在匆忙之中与中国签署了投资协议。随后很难去验证当地的情况。新疆的棉田里始终存在着强制劳动。而中国的推特上却将新疆描绘成人间天堂。

尽管中欧已达成投资协议,但是欧洲议会将会调查具体情况。这将是另一场战斗。欧洲国家领导人十分明白,此一协议不会无条件地获得欧洲议会通过。

《十字架报》还发表社评指出:欧中投资协议并不意味着双方之间的信任。 此一在12月30日签署的“原则性”协议不会立即生效。协议的司法和技术性鉴定尚需完成,必须得到欧洲议会批准方可生效。

其中首先体现的是政治色彩。在美国努力奉行贸易保护主义之时,欧盟与中国凸显了加深双边关系的意愿。从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角度看,这是好事一桩。

但是,协议却并不能掩盖分歧。相关谈判历经7年磨难,便是例证。在此期间,欧盟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中国已从一个中产阶级渴望消费的黄金国度,变成了竞争对手。于是欧盟增加了对公平性竞争以及投资能力互惠的要求。在价值观方面,欧盟也关注有组织地强制劳动现象,尤其在新疆,从而向北京提出结束这一局面的要求。

社评指出:中国并非是一个由独立机构监督政治权利遵守承诺的法治国家,因此中欧投资协议自然引发质疑。正因如此,欧盟则必须拥有能够保护内部市场丶支持自身企业的机制。自由贸易的框架本身也是一场较量。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