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中国的影响力行动加强了欧洲面对中国的团结

发表时间:

10月11日出版的法国全国性大报在头版凸出的主题各不相同。法国总统大选临近,《解放报》以大版篇幅梳理马克龙第一任期的表现以及他始终无法摆脱的为富人服务的形象。法共《人道报》聚焦布基纳法索迟到34年的对前领导人桑卡拉遇害案件的审理。桑卡拉生前被看作是非洲的切-格瓦拉。法国中学教师帕蒂遭极端分子斩首一周年,天主教报刊《十字架报》特别专访帕蒂的妹妹,回顾帕蒂的生平。新冠疫情形势趋稳,经济出现复苏,财经报刊《回声报》特别采访法国企业雇主协会主席,阐述他对政府预算以及社会措施的想法。《费加罗报》今天在头版凸出中国在海外的干预、操纵等行动对西方构成的威胁,一方面综述法国国防部下属研究机构国家军事学校战略研究所(IRSEM)不久前发表的关于中国海外影响力战略的报告,另一方面介绍美国应对这种影响力战略的部署。该报同时发表文章,关注中国对台湾不断提升的军事压力。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中国的影响力行动反而加强了欧洲面对中国的团结

该报记者Isabelle Lasserre的长篇报道针对法国国家军事学校战略研究所的报告指出,在很长时间里,中国一直注意自己在国际舞台的道德形象,努力博取好感,但这种战略已成过去。几年之内,中共的外交政策转向具有攻击性。至于中国外交为何会出现这种转折,文章引述报告人之一、国家军事学校战略研究所主任Jean-Baptiste Jeangène Vilmer分析指出,原因之一是2017年前后,习近平已基本稳固其政权,中国显示出一种过度自信。原因之二是中共政权自身的不安全感,这种攻击性是对各种反对的声音,尤其是在台湾、新疆等地的反对声音的回应。原因之三是特朗普四年任期扩大了自由世界的危机,北京当局从中看到了宣传中国模式的机会。但文章指出,这些影响力行动在战略上失败了。战狼外交令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声誉跌落,而新冠疫情更加速了一些国家对中国影响力行动的危险的认识。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之后,欧洲也开始感到不安,就连被看作是欧洲软肋的中东欧国家也开始紧张。法国长期落后。因为担心反制措施会激怒北京,法国自1998年以后,就再没有任何部长去台湾访问。法国人的觉醒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大使卢沙野的出格表现。文章写道,中国一向想对欧洲分而治之,结果反而是加强了欧洲面对中国的团结。不过,文章作者也提醒指出,智库欧洲外交政策委员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5%的欧洲人认为中国构成威胁。

拜登政府加强应对中国影响力战略的部署

该报记者Maurin Picard 的文章重点介绍美国面对中国影响力战略的应对部署。根据《外交政策》杂志的消息,特朗普任下在国务院设立的中国事务部,在拜登任下将增加20到30名职业外交人员,统筹关注中国在世界各地的活动,从政治,到经济,到科技,甚至包括环保活动。中情局则公开宣布内部重组,成立中国任务中心。 文章指出,这种努力并非空穴来风。十年间,美国在中国的情报部署已经损失殆尽,美国政府机关和经济部门的基础设施遭遇严重的网络攻击,美军队伍中也发现了中国间谍,这些都凸显出美国安全架构的巨大缺口。

北京持续提升对台压力

台湾庆祝双十节之际,两岸再次隔空交锋。该报驻亚洲记者Sébastien Falletti的文章指出,这种隔空交锋之前是中方连日显示军事力量,几天内超过150架中共战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引发军方高层警惕,但台湾民间大部分人已经对此习以为常,无动于衷。美国五角大楼担心双方擦枪走火,努力恢复与中国军方的沟通渠道,拜登也在上月与习近平通话。文章介绍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借辛亥革命110周年讲话阐述的立场,以及台湾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的回应。文章注意到,习近平10月9日的讲话没有再提武力实现统一。这与他在今年7月中共建党百年纪念前后的强硬表态相比,降低了调门。但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战术上的退让,因为此时北京开始难以借助国民党,影响台湾岛内政治。国民党与大陆密切经贸往来的主张在岛内难以争得选民。和平统一前景黯淡,北京开始全方位加强军事能力。 但文章引述曾在美国国防部担任分析员的一名专家指出,以炮兵火力支持及大规模两栖登陆行动的方式入侵台湾的风险极高。对于以维稳为第一要务的北京当局来说,这当是最后选项。解放军高层在谋划一种类似普京在克里米亚或在乌克兰使用的战略。妈祖、东沙群岛等可能会是首选目标。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