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世卫组织对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拉响警钟

发表时间:

法国立法选举日益迫近,民调机构Viavoice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的左派选民表示支持由法兰西不屈服党、绿党、社会党和共产党组成的联盟;马克龙推出的关于不公平解雇的损害赔偿改革计划获得最高法院批准通货膨胀、负利率、经济增长等种种迹象引发对全球经济局势的担忧:货币紧缩风险对已经受到乌克兰战争和中国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封城措施削弱的经济造成巨大压力;乌克兰战争爆发77天,俄罗斯军队正在加紧围攻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Kharkiv);斯里兰卡暴力局势升级;这是5月12日出版的法国各报关注的国内和国际新闻焦点。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另外,关于中国的消息:《十字架报》刊出报道,披露了世界卫生组织秘书长谭德赛针对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罕见发表意见,认为此一政策“无法持续”。

中国疫情局势依旧严峻,世界卫生组织秘书长谭德赛5月10日星期二罕见地发表看法,认为中国坚持的“动态清零”政策“无法持续”。《十字架报》刊出报道,对北京的清零政策进行了分析。该报首先注意到:谭德赛的表述立即受到中国媒体及社交网络平台的审查。

报道指出:相关信息出自世界卫生组织秘书长之口,凸显了意味深长的含义。10日,谭德赛在日内瓦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实行的病毒清零政策,虽然取得了新冠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数较少的效果,但是,鉴于病毒的表现以及对未来的预期,我们认为:中国应改变战略。

世卫组织呼吁尊重人权

世卫组织公共卫生紧急计画执行主任莱恩(Michael Ryan)则指出:面对今年2月至3月以来,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导致的死亡人数有所上升的现实,中国政府做出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恰如我们反复强调的,所有措施都必须尊重个人和人权。应该采取“积极、适度 、灵活”的政策。事实表明:不恰当的做法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可能引发“极大的损害”。

报道指出:自2020年1月,大流行病在中国爆发以来,世卫组织多次对习近平的疫情管理方式加以赞赏。然而,该组织派往中国的两次旨在确定病毒来源的调查使命均已失败告终。北京拒绝与世卫组织调查人员分享大量的文件和卫生统计数据。

两年多来,中国采取的病毒清零政策令其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基本保障了民众的正常生活。但是,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却改变了局面,然而中国仍继续采用相同的战略。

清零政策完全出于意识形态的考量

尽管上海的局势令人沮丧,被禁足的民众大有“遭到囚禁”的感受,并且不知何日才能解封。但至上周末,中国仍重申:继续坚持病毒清零战略,视其为对抗新冠病毒的“重要法宝”。在首都北京,本周初以来实施新一轮防控措施后,数百万居民在家远程办公,令这座拥有2200万人口的城市犹如一座空城。

报道引述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研究员马格纳斯(George Magnus)的观点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表明,世卫组织发出的警告会改变习近平的政策。因为病毒清零,首先是出于“意识形态”、而并非健康的考量。在这样一种纯粹的政治逻辑中,不应期望在今年秋季中共二十大会议之前,甚至到2023年,会出现丝毫变化。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