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困境:中国能从中吸取的第一组军事教训

发表时间:

今天是2022年5月14日星期六,我们为您选取世界报刊出的重要内容做综述。世界报在今早上线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莫斯科在乌克兰战场的失望,正迫使北京重新审视其对台战略”。

2月4日习近平与访华的普京。
2月4日习近平与访华的普京。 © AP - Alexei Druzhinin摄影
广告

5月10日,中国前驻乌克兰大使高玉生批评俄罗斯军方“没落”,随后遭到审查的消息引起了世界报的注意。世界报回顾引述道,在凤凰新闻5月10日简短转录但立即被审查掉的评论中,中国前驻乌克兰大使高玉生尖锐地揭露了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的“明显衰落”。他指出,这种经济和财政的实力萎缩,对莫斯科当前的战斗力有直接的影响,并将继续影响下去。高玉生认为, “现代战争必然是混合战,涵盖军事、经济、政治、外交、舆论、宣传、情报和信息等领域。俄罗斯不仅在战场上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在其他很多领域也是如此”。

世界报在分析中指出,解放军日报、国防大学或中国社科院仍尚未作出对战争的官方分析,这“可以理解为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的支持是模棱两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正在密切关注这场战争,并想要从中吸取教训”。世界报引述美国联邦政府资金支持的海军分析中心中国和印太地区安全事务主任大卫-芬克尔斯坦的观点指出,在操作上,俄军的入侵行动甚至违反了中国的军事进攻“四项原则”:知己知彼,出其不意出击,以及后勤和政治的整体支持。芬克尔斯坦写道:“这一次,完美践行中共定义下的‘三战’,即舆论战、心理战和法律战的,不是普京,而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他认为,“在中共的授权下,解放军分析人员势必将密切关注这场战争的认知,和人文层面,研究俄罗斯军队士气低落、战地缺乏沟通 ,缺乏纪律,涉及战争罪指控等方方面面问题”。

来自蒙田研究所的研究员杜沙泰尔也指出,“对于中国而言,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台湾民众是否有决心在被登陆的情况下,在台湾整个西海岸组织起来进行一场漫长的游击战”。

世界报引述法国国际关系学院的马克·朱利安的观点,称“中俄关系当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居高临下感,而乌克兰的局势只会更加突出这一点。中国知道,普京认为自己很强大,但他并不是那样。对中国来说,未来的强大军队当是中国的。中国从未质疑过俄罗斯装备的质量,因为叙利亚等战争当中对俄军装备有过充分的展现,而且也有许多国家正在购买俄军设备。但这并不妨碍中国解放军从正在进行的战争中吸取更具体的装备方面的教训”。

第一个装备方面的教训涉及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便携式防空和反坦克导弹(即毒刺和标枪)的性能。这些武器能够造成巨大的破坏,能够击落中国也在使用的苏-30和苏-35战斗机。台北还要求华盛顿方面尽快为其提供250架毒刺的订单。早在4月初,香港南华早报就援引中国分析家的评论,称基辅击落了苏-35,中国要从这种情况中吸取教训,中国空军必须非常仔细地检查己方苏-35的机械问题,进行维护和改进”。

另一个装备教训是关于船舰的:自1982年马岛战争期间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号沉没以来,俄罗斯巡洋舰莫斯科号的沉没是一件重大事件。如果在台湾开展行动,中国的海军是否会遭受重大损失?莫斯科号的沉没,势必让中国加强对己方船舰、雷达等的检视。

除此之外,中方势必也意识到了军事指挥,控制权,以及信息掌握程度在战争当中的重要性。俄乌战争当中北约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的情报,在信息战场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对中国解放军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