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解放报关注天安门事件的集体记忆挽救行动,与法国亚洲女性遭受的种族主义

发表时间:

各位好,今天是2022年6月4日星期六,法国各大主流报刊的国内版焦点有即将举行的法国立法选举的分析,马克龙宣布将从2023年夏天开始推进退休改革的讨论,法国政府应对通胀导致的物价上涨,房租上涨,购房贷款利率上涨的举措和民众的反应,法国新一代核攻击潜艇“萨弗龙”号的正式“激活”;国际版面,焦点话题包括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的最新进展追踪,两国交战导致国际粮食运输出现问题,德国议会通过一项特殊基金草案来为联邦国防军进行现代化等内容;有关中国的报道有香港人担心天安门事件的记忆逐渐消失,以及在法国的华裔,亚裔女性群体遭的种族主义现象在新冠大流行之后愈发严重等问题。

2022年6月4日天安门剪影。
2022年6月4日天安门剪影。 © AP - Mark Schiefelbein摄影
广告

由于本周末正值天安门事件纪念日,我们本期重点来看发布在解放报上的相关报道。解放报开篇写道:“直到2020年,香港是中国唯一可以容忍1989年6月那场镇压的记忆的地方,然而习近平政权对自由的压制和威胁,已经相当于宣告,香港人不再会有有关六四的动员活动”。解放报指出,今年的6月4日,香港人秘密向当年的民主示威者致敬;33年来,这是香港第一次没有组织任何公众活动来纪念天安门事件。由于担心政治影响,往年民众手捧蜡烛,在维多利亚公园高唱歌曲悼念遇难者,“天安门母亲”讲话等环节都不再出现。

“压抑的记忆越来越被忌讳”,“中国自从掌控香港以来,开始着手重塑它,改写历史”。不过,“尽管存在风险,有些人仍希望继续去恢复这段集体的记忆”。解放报称,36岁的饺子店老板选择在自家店里默哀一分钟,播放“民主将获胜”,“自由之花”等标志性的歌曲。“这是她在自己的这片天地之下能做的最大限度的事情了”。此外,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们冒着风险,集体复制了去年被拆除的民主女神雕像的3D缩影。学生们把这个缩影小心翼翼地传递到校园各处,并在社交网络上给想要加入的其他学生留下线索。其中一名学生匿名对解放报说:“这些只是一小步。我们没有机会聚在一起,但我怕记忆会死去”。

面对对天安门记忆消失所带来的恐惧,今年的6月4日,流亡人士也在海外发起动员。解放报报道称,巴黎、伦敦和台北等大约20个城市有举行烛光守夜等活动的计划。39岁的丘文俊此前曾经是香港沙田区的一名民选官员,从去年夏天开始流亡。他在伦敦对解放报说,自己帮助组织了今年的伦敦守夜活动。丘文俊感慨说:“香港如今已经成为一座巨大的监狱,我很幸运我不在那里了。 现在,我们必须在自由的国度,努力恢复对天安门事件的记忆。 这是一场反对中国共产党极权主义的全面斗争”。

有关中国的报道,解放报还刊登了一篇与种族主义和在法亚裔女性相关的调查。当中指出:“根据法国国家人权咨询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新冠病毒起源之谜极大地助长了对华裔和任何可能看起来像亚洲人的群体的种族主义态度。2020年,社交网络上盛行的词语、认为亚洲人都有一些必须具备的本质、以及健康危机,重新激活了针对这个群体的陈词滥调。在这当中,亚洲人被怀疑‘具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被怀疑‘躲在强大的族群当中密谋着什么不轨的计划‘。这些种族主义的言论不仅针对中国人或者被认为看起来像是中国人的群体,也让更广泛的亚裔或者看起来像是亚洲人的族群受到人身攻击”。

解放报在这篇报道中引述了多名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的在法亚洲女性。其中一名被采访对象叙述了自己在南法被年轻人殴打的经历表示,“好像新冠病毒的出现,突然让反亚裔的种族主义有了进行无耻表达的理由”。此外,采访对象们向解放报指出,作为亚裔和女性,这两点让她们日常遭受的种族主义更加严重。因为“被视为亚洲人的女性会被强行与性进行想象关联,而且被认为是顺从的。 在第一种情况下,她们被迷恋,并被描绘成充满殖民想象的性提供者;在第二种情况下,她们陷入了一种无法捍卫自己和维护自己权利的顺从女人的形象”。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种族主义言论还与这些女人们的祖籍国状况相关。一名日本裔采访对象表示,自己在早期被认为是外国妓女而不被允许进入餐厅,之后日本经济开始强大,人们对她的指责变成了“侵略法国”。解放报最后引述多位亚裔女性的话称,法国正在涌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亚洲女性,她们自豪于捍卫自己的文化之根,面对种族主义言论和行为不再躲藏,而是正面“迎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