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世界报:北京寻求最小化统计新冠死亡数字

发表时间:

周四(12月22日)法国各大报纸头版关注的主要议题有: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美国的突防寻求对乌新援助,法国国家铁路公司员工圣诞期间罢工引发民众愤怒,罢工由独立于工会的网上团体发起,法国人感到节日假期被劫持,不满国铁的罢工过多和服务质量的每况愈下。持续通涨下企业管理人员薪资增长相对最慢,这是经济性《回声报》报头版主题,但企业囿于开支增长,对此改善的余地有限,天主教《十字架报》头版关注经历了十个月战火,乌克兰人如何在与家人分离和艰难的生活条件下迎接圣诞节日。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乌克兰总统周三突防华盛顿,这是对俄冲突10个月来泽连斯基首次离开乌克兰领土,《解放报》报道说,此次闪电式而颇具象征意义访问的核心是:美国对乌新的军事援助计划,包括提供世界最先进的爱国者导弹系统。访问行程包括在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及国家安全行政最高官员的“长时间会晤”,以及在国会发表讲话。泽连斯基是继1941年英国首相丘吉尔之后,首个在美国国会发表讲话的战时总统,

报道引述美国记者和政治学者在电台的评论说,泽连斯基一天内从在顿巴斯前线慰问到飞抵华盛顿,这令人不由联想詹姆斯-邦德在地球各地的穿梭。美国人在等待泽连斯基,不会让这样的客人空手离开过圣诞节。而美国事实上已宣布了新一批18.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首次包括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可在半径160公里的范围内拦截导弹和飞机。报道说,这一交付既是战略性的,也具有象征意义,正值俄军近几周来成倍增加对乌克兰城市的攻击,交付无疑是为对普京的回应,白宫官员称,这一军援 增加"关键 "的新内容旨在强调,只要需要,"美国就与乌克兰站在一起“。报道说,在乌俄战争300天后,泽连斯基在华盛顿受到英雄般的对待,他在美国国会的讲话中感谢美国对乌克兰抗击俄罗斯入侵的关键帮助,也同时提醒说,援助不是慈善,保卫乌克兰也是保卫美国的价值观,是“对全球安全和民主的投资"。

有关中国,相关报道仍然集中于对疫情蔓延的关注,《世界报》特约记者勒梅特发自北京的报道说,北京及其他主要城市火葬场人满为患,去世的名人不断增多,而当局对新冠死亡的严于国际标准的定义则降低了病死统计人数。

文章开篇即例举近来中国死去的知名人士:37岁的足球运动员王若吉、67岁设计北京2008奥运吉祥物的艺术家吴冠英、77岁的北大经济学教授曹凤岐、39岁的歌剧演员储兰兰及98岁的军队英雄 等。然而据官方说法,他们中没有人死于新冠,如官方称吴冠英是死于 "严重感冒",民众对此感到震惊,有网民说,"难以置信,没人告诉我们真相"“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我们与美国还有什么区别?“。这里网民并非指美国隐瞒信息,而是许多中国人曾将美国对疫情的应对视作一场灾难。报道说,日复一日,官方死亡人数和许多中国人亲历的现实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北京官方自放宽清零防疫以来只统计了6例新冠死亡,而不可思议的是火葬场却不堪重负,等待火化的灵车排长队等候数小时甚至几天。一名妇女询问去世亲友的火化日期被告知要等到25日之后,由于没有灵车有时只能使用私家车代替。一家殡葬公司员工说,"每天有200到300个火葬"。原因"当然是由于新冠,"他说提这个问题很荒谬。一些火葬场似乎已24小时不间断运作。医院状况也同样紧张,急诊室人满为患,95%的人都是感染新冠的老人。因缺少床位一些人只能坐在椅子上输液,装在黄色袋子里的尸体被放在停尸房地上,因为没有空间。一位北京人说:"从没有见过这样",在医院他被告知要自己找关系,才得以在亲人去世后第二天火化。

其他各省市也面临疫情的激增,沈阳一位居民说,“这里每个人都阳了“,法新社报道沈阳、重庆、广州和保定的火葬场也已不堪重负,员工报告的死亡人数比通常高出三到四倍。此外,新冠测试盒一盒难求也是感染暴增的标志。当局12月7日起已停止对人群系统性检测,各省市目前只报告重症病例数,而根据周二中国对新冠死亡的定义,外界更难了解实际的状况,因为只有死于感染新冠后引发呼吸衰竭才能被官方统计为新冠死亡。报道说,最早曾对中国结束新冠疫情表达赞许的世界卫生组织现在似乎改变态度,世卫总干事谭德塞周三表示,”非常关注中国疫情的演变“,而美国和印度最近几天警告,中国的疫情蔓延可能会产生全球性的后果。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