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中俄就天然气管道项目展开艰巨谈判

发表时间:

3月24日星期五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头版新闻重点纷纷聚焦国内事务:总统马克龙关于退休体制改革的电视讲话未能说服民众,周四爆发的罢工行动再次动员了上百万人走上街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示威行列,马克龙政府将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这是《费加罗报》和《解放报》突出的话题;《回声报》重点关注将于4月6日在部长会议上推出的军事程序法,各方军事专家和军工部门对2024-2030年期间计划增加30%、总额为4130亿欧元的军费开支是否足以完成改造军队的目的持怀疑态度;《十字架报》聚焦的话题围绕水资源引发的冲突展开。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另外,《费加罗报》报道了南美国家洪都拉斯准备与中国建交引发台湾强烈不满的消息,《回声报》则刊出两篇报道,分别披露了正在谈判中的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以及欧洲青年对中美两国的看法。

台湾召回其驻洪都拉斯大使

南美国家洪都拉斯准备与中国建交引发台湾强烈不满。323日星期四,台湾宣布召回其驻洪都拉斯大使,抗议该国外长率团出访中国大陆的消息。台湾外交部发布公报,谴责洪都拉斯无视双方已持续了80多年的友谊,派遣外长前往中国访问,严重伤害了台湾政府和人民的感情,因此决定召回台湾驻该国大使以表愤怒。

洪都拉斯总统希奥玛拉-卡斯特罗(Xiomara Castro)曾在314日,宣布打算与中国建交的愿望。

洪都拉斯是拉丁美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债台高筑。该国外长雷纳(Eduardo Enrique Reina)曾在3月15日提及洪都拉斯的“巨大需求”以及台湾拒绝增加援助的情况。

近年来,与台湾保有外交关系的国家逐年减少,尤其失去了多个拉丁美洲盟友。如果今次洪都拉斯与台湾断交,与台湾保持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将只剩下13个。

正在谈判中的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

《回声报》报道了中俄两国天然气管道项目谈判的进展情况。俄罗斯总统普京高调宣布,打算每年向中国提供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项原本应在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之间进行的谈判,目前却在处于强势地位的北京与莫斯科之间展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两天的会谈后,除了一份带有冷战色彩的联合声明之外,本次莫斯科峰会的唯一声明与多年来两国成功加强合作的主要领域有关即:天然气。普京自豪地宣布:关于通往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所有协议均已达成。不过,习近平却未具体提及这条长达2600公里的输气管道项目。这条管道将通过蒙古大草原,将西伯利亚与新疆链接起来。在冗长的联合声明中,仅仅提到“努力推进研究和协议工作”,却鲜有细节披露,即没有透露时间表,也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

尤为重要的是,双方都没有给出任何关于天然气销售价格的信息,凸显了谈判的不透明性。

报道认为:由于所处优势地位,北京可能在谈判中极力压价,俄罗斯目前通往欧洲的管道几乎是空的。一年来,俄罗斯的经济愈加呈现对其强大邻国的依赖,而莫斯科却不想过于公开自己的劣势。两国首脑会晤时的身体姿势也充分展示了双方的关系:峰会期间罕见的公开场合中,普京表现出的热情远胜于习近平。

欧洲青年对中美不抱有幻想

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在法英三个国家的首都对18-29岁的年轻人展开了一项调查,征询他们对中美两个大国的看法。这项于去年11月展开的调查显现:欧洲青年对自私的美国和压迫的中国丝毫不感兴趣。

在他们眼中,美国是“世界警察”,其自私的干涉主义的历史令西方盟友失望;而中国则被视为“世界工厂”,它所拥有的经济主导地位受到尊重,但它的扩张主义和侵犯人权行为则受到严厉谴责。

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现:欧洲的年轻人对美国现任总统拜登表示欣赏,拜登比其前任特朗普更受欢迎。主要是拜登在“外交政策上更加多边化的做法得到了大多数欧洲人的赞赏。

针对跨大西洋之间的关系,欧洲青年基本保持“谨慎的乐观“,因为美国与欧洲有着基本的民主价值观。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