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总统将劝阻北京支持俄罗斯战争

发表时间:

3月31日出版的法国各报头版主题重点关注国内事务:移民在法国人口中所占比例有所增长,目前生活在法国的6700多万人口中,移民人口近700万,占法国总人口的10.3%;这是《费加罗报》突出的重点;针对同样的话题,《十字架报》强调:不同的宗教信仰在移民及其后代中占据重要地位,将导致整个国家宗教格局发生变化;《解放报》关注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在退休体制改革引发的社会风潮中成为最大赢家,该党民意指数 在最新的民调中上升,已与左翼联盟并驾齐驱;《回声报》聚焦的话题围绕电动汽车前景展开。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另外,多份日报刊出与中国话题相关的报道,涉及的话题分别有:法国总统将开启对北京的访问行程,马克龙准备说服北京向俄罗斯施压;乌克兰战争导致欧中关系复杂化;以及蔡英文过境美国,引发北京强烈不满。

法国总统将劝阻北京支持俄罗斯战争

法国总统将于下周出访中国。据外长科隆纳周四披露,马克龙将提醒北京“保持克制”,不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努力。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随同马克龙一起展开北京之行的部分行程。

《费加罗报》指出:中国从未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于今年二月提出一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和平建议。美国与欧洲对中国的调解能力持怀疑态度。法国外长表示:马克龙将向中国发出“明确信息”,重申对国际法的承诺以及对联合国宪章原则的尊重。科隆纳指出:“俄罗斯入侵失败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

乌克兰战争导致欧中关系复杂化

另外,《十字架报》刊出一篇文章,剖析了欧洲与中国的关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周四在布鲁塞尔就欧中关系发表讲话,对本已复杂的双边关系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为了证实其关于北京可在解决乌克兰战争问题上起到一定作用的想法,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其一起前往中国访问。此行迫使冯德莱恩阐明自己的立场。

实际上,在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一职之初,冯德莱恩就已极大地强化了布鲁塞尔对北京的立场,将北京定位为谈判伙伴、经济竞争对手和系统性竞争对手”。

不过,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引发了不同的关注点。面对俄乌战争,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欧洲能够协调立场共同发声,争取让中国站在欧洲一边,向俄罗斯施压。而欧盟委员会则必须在实施不同路线的各成员国之间进行协调。同时应与北京保持合作轴心,以免卷入到美国主导的紧张逻辑之中。另一方面,在3月10日到访白宫期间,欧盟委员会主席极力展示了其关于大西洋主义的主张,目的旨在减少欧盟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

蔡英文过境美国,引发北京强烈不满

台湾总统蔡英文前往美洲友邦危地马拉和伯利兹访问途中,过境美国并在纽约稍作停留,可能会晤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引发北京不满,导致两岸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解放报》在相关报道时指出:其实在蔡英文尚未抵达纽约之前,北京就威胁可能对台湾领导人和美国众院议长的会晤进行“报复”。

实际上,蔡英文在美国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北京的密切关注,包括她周四的演讲以及在纽约哈德逊研究所出席的颁奖典礼。近天来,北京方面不断发出警告,重申台湾问题是中美复杂关系中“最为敏感”的话题,并敦促美国“不要玩火”。

报道回顾了去年夏季,美国众院前议长佩洛西访台引发中国强烈不满,从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向台湾附近发射导弹,派遣军机和军舰越过台湾海峡中线并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军演。北京还暂停了与美国的气候谈判并限制了与五角大楼的军事通讯。

蔡英文本次考虑在美国本土会晤美国众院议长,其实正是为了避免引发新的紧张情势的爆发。台北与华盛顿均采取了谨慎立场,尽量不使台湾总统本次途径美国带有正式访问的色彩。

然而,继气球事件和TikTok遭禁后,拜登政府正在准备应对与北京关系的新变化。

尽管本次蔡英文途径美国并非首次,然而,中美关系却明显冷却。两国分歧越来越多,对抗也愈演愈烈。

气球事件导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推迟了访华行程,但华盛顿表示希望能够重新将相关访问提上日程。而极力维护其政治模式并捍卫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的北京,却打算站在反对民主国家的反西方阵营一边。这是习近平在不久前到访莫斯科时对其“朋友”普京传递的信息之一。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