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中国愿在巴以冲突中斡旋

发表时间:

6月14日出版的法国各报开篇新闻大多以国内事务为重点:参议院的一份报告显示:为逐步减少城市车辆对环境污染而推出的低排放区(ZFE)限行规定不得民心,许多民选代表揭露政府给出的时间表过紧,国家支持的力度不足;中学教师帕蒂在巴黎郊区遭遇伊斯兰恐怖分子斩首命案之后,反恐补贴的使用方式引发质疑:针对挪用公款的立案调查,国务秘书西亚帕 (Marlène Schiappa) 周三将就反恐津贴的具体发放与使用在参议院听证会上作出解释;初创企业蓬勃发展,年初以来已在法国创立13000多个就业岗位;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发出警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可能对人类未来构成威胁,欧洲议会将推出人工智能法案的最终版本。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关于中国,《费加罗报》披露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启程前往中国访问前夕,与中国外长秦刚进行电话交谈的消息;《十字架报》和《费加罗报》还分别在各自网页刊出报道:揭示中国愿在巴以冲突中扮演调解作用,以及中国万米深地科探井科研意义低下的观点。

布林肯启程前往北京之前与秦刚通话

美国国务卿将于周末启程前往北京访问,布林肯发推披露,他在周二晚间与中国外长秦刚进行了电话交谈。讨论了双方保持沟通渠道,以及双边和全球议题。

秦刚则在通话中感叹双边关系出现“新的困难”,并将责任归咎于华盛顿。

中国外长就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受到北京关心的核心议题阐明立场,希望两国能够一道,有效管控分歧,促进交流合作,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中国愿在巴以冲突中扮演调解作用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周二(6月13日)抵达北京,开启对中国为期4天的访问。在今年三月促成伊朗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历史性和解之后,中国打算在巴以冲突中展开斡旋。《十字架报》指出:4月份,北京表达了在中东争端中发挥调节作用的愿望,再次向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表达了斡旋的意愿,希望促成双方重启谈判,并在促活停滞了近十年的和平协议中发挥积极作用。

实际上,中国曾就解决巴以争端提出过多次建议。从2013年围绕两国解决方案提出的四点和平计划,到20213月提出的五点倡议,期间还接待了巴以代表团,北京作出过多次努力。

虽然这些计划均未成功,北京却没有丧失信心,如今更加明确地表示希望在该地区发挥作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巴斯开启了对中国的访问行程。

去年12月,巴勒斯坦总统与中国国家主席曾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的中阿峰会上会面。当时,习近平向阿巴斯重申:中国支持巴勒斯坦争取在联合国获得正式会员国地位的努力。

日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阿巴斯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并表示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合法民族权力的正义事业”。

中国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先后于1989年和1992年建交。如今,北京强调在巴以冲突中“没有私利”,并与双方保持良好关系。

但是,近年来,中国与以色列的贸易稳步增长,已成为该国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北京主要向以色列出口半导体、投资于高科技等战略领域,多家大型公司已在该国领土上设立了研发中心。作为以色列的长期盟友,美国在与中国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密切关注着以色列与中国关系的发展。

中国万米深地科探井的科学意义低下

《费加罗报》网页上的一条消息,引述《卫报》6月6日披露的报道,介绍了中国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挖掘万米深地科探井的消息。报道指出:此一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导,目的旨在“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并为地球研究提供数据”。中国官方媒体称此举为“中国地球深部探测的里程碑”。根据中国官方说法:挖掘万米深地科探井具有经济和科学双重目标。一方面,北京试图在这片富有能源储存的地区提升自身对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中国希望收集能源数据。不过,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地球物理学家兼研究主任克里斯朵夫-维尼(Christophe Vigny)在接受《巴黎人报》访谈时发表看法认为:此一开发项目的“科学意义相当低”。

另外,报道指出:这口万米深地科探井将不会成为世界上最深的人造洞穴,因为此一称号仍然属于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的科拉超深井,这口井的钻探时间从1970年开始延至1989年,井深为12262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