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快报»:港府使用中共手法,让境外批评者噤声

发表时间:

激进伊斯兰武装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再次燃起的中东战火依旧是12日出版的法国全国性大报集中关注的话题。关于中国,«费加罗报»和«回声报»均简短报道了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在中国获得一项香港垃圾处理合同的消息。我们也借本次节目时间,向大家介绍最新一期法国«快报»周刊关于港府对流亡民主活动人士在港家人施压的文章。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解放报»:哈马斯试图将以军拉入巷战陷阱

哈马斯武装突袭以色列事件五天之后,中东巴以地区形势仍然占据各大报纸头版头条。«解放报»头版凸出以色列已经蓄势待发的反攻军事行动,认为事态正向哈马斯武装希望的方向发展。该报社评文章写道,上周六,哈马斯武装将各种屠杀现场视频上传网络后,以色列人每天都在看到境内无辜者死于非命的场面,民间愤怒已经白热化,完全像恐怖分子所希望的那样。如今已经没有谁可以让以色列坦克停止前进。美国正进入大选争夺期,中国在当地没有任何政治影响,欧洲内部分歧严重,俄罗斯则正盼望渔翁得利。该报特别采访法国地中海战略研究基金会负责人Pierre Razoux指出,哈马斯正努力将以色列军队引入一场巷战陷阱。

«费加罗报»:以哈冲突——野蛮与耻辱

«费加罗报»在头版凸出当地令人恐怖的残杀景象。该报头版社评文章一方面谴责哈马斯武装滥杀无辜的野蛮,强调这次突袭行动是一次仇恨宣泄,是对巴勒斯坦人的抗争的否定,另一方面也批评法国极左翼政党领导人梅郎雄对以色列及哈马斯武装各打五十大板的立场表述是一种耻辱,因为这次突袭行动明显是一次反人类罪行。

«十字架报»:假新闻激发的怨恨会超出中东地区

«十字架报»重点梳理这次大规模袭击行动暴露出的以色列安全部署的种种短板。但头版社评文章则特别聚焦几天来的信息战。文章指出,自7日的袭击行动之后,大量劫持人质、或杀戮的图片和视频在社交平台上疯传,但其中有些景象并非真实。每次看到这样的影像,人们都应当想想:是谁在拍摄?为什么拍摄?即使画面是真实的,有些影像也是被用作宣传目的。社评作者担心,由于社交媒体的特性,这些假新闻激发的怨恨会远超出中东地区,向其它地区蔓延。

«回声报»亚洲国家拒绝选边站

«回声报»驻东京记者的文章则特别梳理亚洲国家面对这次中东地区战火的立场,指出,与西方国家不同,亚洲国家都拒绝选边站。传统上,这些国家与耶路撒冷关系松散,他们不支持以色列,但也尤其不想与阿拉伯国家产生隔阂。即使在日本这样的民主国家,几天来也没有任何部长或外交官,将哈马斯的突袭行动指称为恐怖活动,日本也没有与美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政府一道联合声明,发出谴责。东南亚国家更关注的是地区紧张关系,尤其是在南海,拒绝对这场远方的冲突表态。只有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敢于站出来,向巴勒斯坦人表达支持。该报的社评文章则在中东地区的危机形势中再次看到了欧洲对外来能源依赖的危险。文章指出,无论是乌克兰,还是以色列,或者阿塞拜疆,这三场发生在欧洲边界的冲突都以不同方式暴露出欧洲依赖燃料以及其生产国的危险。解决办法之一是加速能源转型,以确保欧洲的自主性。

«人道报»在头版标题上明确将矛头指向哈马斯武装,称这个伊斯兰激进武装是巴勒斯坦人最大的敌人。该报社评文章明确谴责哈马斯武装卑鄙的屠杀行动,但也指出现在应当让武器停止发声,而许多西方国家在这场流血冲突中也并非没有责任。

«快报»周刊:港府使用中共手法,让境外批评者噤声

最新出版的法国«快报»周刊也以中东地区冲突作为封面主题,并特别点出以色列陷入哈马斯武装的恐怖活动陷阱的危险。这期周刊也刊登文章,关注香港当局对流亡民主活动人士在港家人施压的作为。港府近期公开悬赏通缉八名流亡的民主派活动人士。«快报»周刊文章指出,这种做法在香港这个前英国殖民地前所未有。港府新任特首李家超7月初做出的这项决定让流亡人士在或者自首,或者在恐惧中生活之间做出选择。但港府的恐吓手段随后又有升级。面对相关国家拒绝遣返流亡人士,港府开始对他们的家人施加压力。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一名曾在香港大学任教的研究员向周刊记者表示,港府如此作为事实上是想孤立这些人权活动人士,同时威慑他们的支持者。总部设在伦敦的非政府团体香港观察成员Sam Goodman指出,港府开始使用中共手法,让境外批评者噤声。但流亡伦敦的香港前立法会议员罗冠聪向记者表示,如果停止发声,就意味着港府达到了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表示,他将会继续发声,捍卫香港人的利益。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