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以哈战争是否会破坏北京中东外交策略?

发表时间:

中国在以哈冲突问题上的走钢丝练习,这是回声报国际版文章的标题,文章评论指出,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政府并未强烈谴责哈马斯的血腥袭击。在北京斡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和解之后,当前的冲突正考验着中国政府在该地区的外交雄心。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以哈战争是否会破坏中国在中东扩大外交影响力的愿望?自这场新战争爆发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走钢丝,重申其历来不愿卷入海外冲突的立场。中国官员的历次表态也都十分谨慎,他们呼吁双方 "停火",并认为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两国解决方案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上周日,以色列驻华使馆高级官员尤瓦尔-瓦克斯(Yuval Waks)批评说,"当人们在街头被谋杀和屠杀时,这不是呼吁两国解决方案的时候",他对中国最初的反应缺乏坚定性表示遗憾。在北京访问的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也对中国的反应表示失望,此后,中国的言辞有所缓和,谴责了 "所有针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但仍未具体点名哈马斯,并继续称自己是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共同朋友"。

文章介绍说,今年3 月 10 日,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中国的斡旋下达成协议,这一消息令西方观察家和外交官大吃一惊。在这一成功的鼓舞下,北京在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 6 月访华期间重申,希望在以巴冲突中扮演中间人的角色。当时,中国政府承诺将以 "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解决冲突。

不过,文章认为中国参与其中的意愿及其在该地区的实际影响力正经受着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战争的考验。周四,以色列驻华大使敦促中国政府与伊朗举行会谈,以阻止战争升级。以色列大使"伊里特-本-阿巴(Irit Ben-Abba)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真心希望中国能更多地参与到与包括伊朗在内的中东讨论。

法国智库亚洲中心主席让-弗朗索瓦-迪梅格里奥(Jean François Dimeglio) 就此评论说:中国希望在促成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和解后扮演调停者的角色,但中国与伊朗的关系过于密切,而且在该地区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来使巴以冲突发生重大变化。

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北京与巴以双方的历史关系,中国在冷战时期是阿拉伯国家的盟友,长期以来一直拒绝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直到1992 年,这种排斥关系才终于结束,自那时起,双方的交流开始增加。对中国来说,以色列是一个主要的技术供应国,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可以替代美国对先进半导体禁运的选择。根据特拉维夫大学国家安全研究所的一项研究,以色列对华出口的一半以上是电子元件,尤其是芯片。

不过,由于中国和伊朗之间的密切关系,相互间的不信任依然存在。

文章最后指出,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战争也是北京谴责美国在该地区负面影响的一个机会。《环球时报》在最近的一篇社论中谴责道:"拜登政府无力处理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关系,加剧了两国之间的冲突"。中国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王晋更是明确地表示:"巴以问题的根源仍然是美国,是西方制造了巴以问题。那么,西方国家为什么什么都不做,为什么要让中国来改变巴以冲突?"。

除了以上有关中国的评论文章之外,周五法国各大早报继续聚焦哈以冲突,费加罗报强调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法国国必须保持团结,避免将巴以冲突蔓延至法国。解放报则刊登了加莎的民众遭到以色列军队轰炸的局副照片,呼吁避免造成平民的死亡。

波兰周日举行立法选举

天主教的十字架报则是关注本周日波兰即将举行的立法选举,该报社论文章呼吁波兰选民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在支持与反对欧盟之间作出明确选择。

文章指出,2004 年,柏林墙倒塌十五年后,波兰与其他七个中东欧国家一起积极地加入了欧盟。但是,将近二十年后的今天,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激烈的竞选活动之后,波兰选民将在本周日要做出一个关键的选择:是是投票支持由前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领导的联盟,重申波兰对欧盟项目的支持;还是让钦斯基领导的非常保守的公平与正义党(PiS)继续执政,从而进一步确认波兰对欧盟地的不信任立场。

此次选举对欧盟 27 国来说事关重大。多年来,波兰一直是欧盟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乌克兰战争使它重新成为欧盟游戏的中心,它的军队正在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军队之一。但是,波兰执政 党继续滥用法治原则;不断利用移民问题对抗布鲁塞尔。而倘若华沙继续以这种方式藐视自己的价值观,那它就无法再次跻身欧洲大国之列。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