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北京警告:台湾选举中的热门人选颇具“危险”性

发表时间:

台湾大选进入倒计时,近2000万选民将于周六前往投票选出新一任总统。《费加罗报》、《解放报》和《十字架报》纷纷载文,从不同角度报道和分析了北京对本次选举的立场、中美两国对选举的关注以及选举的重要意义。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北京呼吁台湾选民“做出正确选择”

台湾大选在即,中国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向台湾选民发出呼吁,要求台湾民众在1月13日的选举中“做出正确选择”,认为受到青睐的候选人所主张的台独立场“非常危险”。

台湾本次选举受到北京与华盛顿的密切关注。这次选举对台湾与中美未来关系发展至关重要。即将卸任的台湾副总统赖清德是这次选举的热门人选。

《费加罗报》指出:有关台湾地位的话题是中美竞争中最具爆炸性的话题之一。本周三(1月10日)美国一名高官就明确表示:华盛顿将在投票后向台湾派遣“非正式代表团”。如果北京以更多的军事压力或强制性的方式来回应(选举结果),将被视为“挑衅性”行为。他还强调:美国在这次选举中不选边,也没有首选候选人。无论选举结果如何,美国对台政策将保持不变,双边牢固的非正式关系将继续下去。

在本次选举中,两名领先的候选人也分别作出表态。周二,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再次谴责北京不惜“以一切手段”干涉台湾大选,包括“政治和军事恐吓”;赖清德的主要竞争对手、传统上主张与北京和解的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则在周四作出承诺表示:不会拱手将台湾“让给中国”,并将维持与台湾的“忠实盟友”美国的牢固关系。面对外国媒体,侯友宜驳斥了民进党指称他为“亲中、卖台”候选人的指责。

选前民调

《费加罗报》还在另外一篇报道中揭示了针对台湾选民的多项民调。结果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似乎最受青睐,他自8月以来始终在民调中占据首位,他的当选将意味着与北京的关系依旧。紧随其后的是更接近中国大陆的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但由于两位主要候选人之间的差距很小,尤其是11月中旬以来,两名候选人在民调中的差距大幅缩减,因此很难确定最后究竟鹿死谁手。最终选举结果将于周六(1月13日)巴黎时间15点30分揭晓。

中国毫不客气地干涉大选

《解放报》则报道说:中国对干涉台湾大选毫不客气。它不仅在周四劝说美国“不要干涉”台湾选举,还呼吁台湾选民作出“正确选择”。

该报指出:距大选仅剩48小时之际,北京作出的相关表述并不新奇。最近数月来,北京始终没有停止攻击赖清德-这位“麻烦制造者”和“台独分子”。与蔡英文一样,赖清德也是受到习近平政权最讨厌的人物。

赖清德曾一度描述自己为“务实的台独人士”,但随后调整了立场,于去年明确表示:支持蔡英文的政绩和路线图。他认为:台湾不需要“宣布独立”,因为它已经以中华民国的名义成为一个独立体。《解放报》指出:与其他各党派构成的整个政治阶层一样,赖清德热心捍卫台海现状,以确保台湾海峡的稳定。

此外,北京针对美国准备在台湾大选后随即派出“非正式代表团”的打算作出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出:中国坚决反对美台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交流。毛宁以坚定的语气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根本利益的核心,是中美关系中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台北对北京的表态作出迅速回应。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周四谴责了中国对台湾的“一再干涉”,同时呼吁北京停止干涉其他国家的选举,而举行自身选举。

台湾:高风险的选举

《十字架报》在头版刊出“台湾:高风险的选举”的报道标题,揭示了台湾本次大选的重要意义。该报发表社评指出:

美中两国在该地区大肆军演的背景下,台湾选民将于周六投票选举新总统。军演规模引发世人担忧,一旦失控,后果则难以想象。不过,无论美国还是中国,都不希望在近期内发生意外。因此,尽管局势紧张,两国外交官之间的热线电话却运作良好。

台湾民众的期盼究竟是什么?周六的投票将对此做出最好的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2400万民众的民族感情十分强烈。如今70%的当地民众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而1995年此一数字仅为20%;只有30%的台湾人称自己为“中国和台湾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强烈地感受到:充分地享受着与海峡另一端有着明显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自由。令人欣慰的是,在民主常常遭到蹂躏的时代,它仍然可唤起强有力的支持。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