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文艺欣赏

吉美博物馆:马克-里布的摄影回顾展

发表时间:

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里布以93岁高龄辞世,五年后的今天,他仍然是20世纪下半叶伟大的摄影师之一,也是幸运的时代见证者。在埃菲尔铁塔上工作的油漆工,保持身体的平衡仿佛是在做游戏,一名年轻女子向参战士兵献上一朵菊花,一名土耳其儿童在加拉塔大桥的遮窗格栅后遥看过往的船只,马克-里布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我摄影就像音乐家在唱歌一样"。他作品如音符般恰如其分且抒情,掌控完美。

位于巴黎16区的吉美博物馆(MNAAG)是西方最大的亚洲艺术博物馆。
位于巴黎16区的吉美博物馆(MNAAG)是西方最大的亚洲艺术博物馆。 Siegfried Forster / RFI
广告

今天观众可以去吉美博物馆找到里布的展品,那里几乎可以说是 "在他家"了,因为里布的遗产继承人最近向国家捐赠了他所有的作品档案,而这些档案现在由吉美博物馆保藏,此外里布的镜头中有关亚洲的作品众多,从印度到中国,从阿富汗到日本他的镜头在这些亚洲国家流连忘返。

在家,且是和家人在一起。这家亚洲艺术博物馆还收藏了马克的嫂子——他哥哥让的妻子克丽希娜-里布捐赠的收藏——法国最重要的印度纺织品收藏系列之一。而克丽希娜,也是法国著名摄影家卡蒂埃-布列松的朋友,是她介绍两人认识的。

1953年,马克-里布就是因为比他大15岁的卡蒂埃-布列松,才有幸能进入马格南图片社与其并肩工作,并受益于同事——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而打开著名图片社的敲门砖是他的一组令人难以置信的摄影作品——一群油漆工正兴高采烈地给埃菲尔铁塔上漆。当选中这个有天赋的年轻人时,卡蒂埃-布列松心目想的是其他艺术家,作为一名严格的导师,他告诉里布要"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那样,把取景器倒过来,主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构图",而卡帕,这位纯粹的摄影记者,则反复地跟里布唠叨说:在拍摄时要 "尽可能地靠近 "主题。

顽皮的表情

作为一个几何学爱好者,里布的眼睛里已经有了准星,而且自小好动。他学会了如何按快门 ,也经历了各种失败,从而在传统摄影记者的宫殿之外建立了自己的作品。他不认为自己是像威利-罗尼斯一样"人道主义者 ",因此拒绝了这一标签,尽管两人的名字经常联系在一起。

然而,从一开始,里布摄影作品就因他镜头捕捉的对象而独具特色,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儿童都是在表情紧张时被他收入镜头,有时也有放弃的神态,正是这些大量的妇女和儿童的肖像照显示出了他梦幻般的,愤怒的优雅。卡帕发现了里布的这一特点,在他死于最后一次采访任务之前,派遣里布去了英国的利兹,一个以贫困著称的工业城市,这也是里布摄影生涯最开始采访中的一次。这次采访的照片,为吉美博物馆专门为里布举办的摄影回顾展,拉开了序幕。如果说里布作品的构图意识是闪亮登场的话,那么这些被工厂烟囱熏染的工业城市街景,罢工的码头工人紧张的面容,都是在诉说生活的艰辛。而他在大英博物馆捕捉到的观众观看展品的顽皮场景令人捧腹,以及尽可能地接近人物的愿望,即便这个人的名字是丘吉尔,里布将这头疲惫的老狮子,在发现镜头捕捉到自己那一刻的惊讶收入囊中。

博物馆为里布举办的首次回顾展还是一个展示他鲜为人知作品的机会,里布的妻子凯瑟琳指出,都是"那些他喜欢的作品"。包括他所喜爱的吴哥窑,以及因他的朋友——画家赵无极的邀请而发现的黄山,虽然是彩色照片可也只显露出黑白两色的华美色调。1958年在漫天大雪中捕捉到的阿拉斯加风景,当然还有多次去中国时拍摄的照,里布是如此喜欢回到他曾去过的地方。展览中还有不少越南的照片,他试图根据时间记录越战中发生在北部和南部的冲突,但又从没有自负地去进行评判。里布是个谨慎低调的人,他说:"摄影不能改变世界,但它可以在世界发生变化时展示它。"

吉美博物馆的主席索菲-马卡里奥(Sophie Makariou)表示"在这次展览中,我们试图在标志性的照片和那些揭示了摄影师敏感性的照片之间找到平衡,这种敏感性有时接近于画家的敏感性。这条线一直把我们引到风景前。他的照片强调了与世界的和谐关系"。和谐且永远优雅。

在巴黎十六区,吉美博物馆举办的"马克-里布——可能的历史(Histoires possibles)"摄影回顾展,将持续到9月6日结束。网址:www.guimet.fr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