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文艺欣赏

蓝染艺术家刘咏梅的“蓝色咒语”

发表时间:

蓝色是大海和天空的颜色,是一种让人感到舒服的颜色,但对于居住在法国勒芒,从事蓝染艺术创作的刘咏梅而言,从她了解到蓝染艺术那一刻起,蓝色就成了某种让她沉迷难以自拔的“咒语“,从染料植物播种,收割,打蓝靛,染色一步步将作品亲手做出来,艰辛的过程对她而言是一种享受、是体验更是修行。

旅法蓝染艺术家刘咏梅
旅法蓝染艺术家刘咏梅 © liu yongmei
广告

对从事过艺术学习,在北京当过时尚编辑记者的咏梅而言,与蓝色相遇是偶然,但或许更是必然,因为能发现和体验到美不仅是内心修养,更是让自己发掘内心的需求感受和生活体验的过程。

刘咏梅:“我的孩子一岁半开始学说话时,虽然我教给她的色彩单词很多,但她第一个发出来的就是bleu(蓝色), 当时我也很震惊,因为蓝色在大自然中很不容易获得,我之前用植物染色时并没有的到过,于是我就开始查找资料,发现实际上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用板蓝根做蓝染的记录,之后也一直在寻找和探索。直到2017年的一次机会让我到了台湾,我知道这里有很多蓝染师,就特地拜访了几个,还获赠了一些种子。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发现蓝染对我产生了类似一种“蓝色咒语”,蓝色也让我愉悦和安静。我没有也不曾想到,自己做了一年的植物染后,唯有蓝色对我有这么深的感触,甚至会产生一种情感和交流。“ 

“带着板蓝根的种子回到法国后,我就开始尝试着种植,在不断观察学习跟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就知道,通常被称为Indigo的蓝染来自四种植物——马兰,木兰,松兰和蓼蓝,它们分别可以产生出不同的蓝色。在我的院子里,目前唯缺需要炎热气候的木兰。种植的过程很艰辛也很有成就感 ,我自己开垦了一片地,把种子播下后开始观察 ,看着种子发芽成长都让我非常兴奋,甚至泪流满面,感觉就像自己孩子一样。叶子慢慢由绿变蓝也是非常享受的体验。收割之后还有和艰难的打蓝 ,这个过程需要特定的温度,我要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收割叶子,放在桶里,用很大的石头压住。第一天水是淡绿色,慢慢地开始变深,越来越深,呈现出像大海一样的碧蓝,还有油的质感,在桶里一个星期的化学反应后产生出的效果非常好。“

“实际上,有人说蓝染比金子还要贵重,因为十斤的叶子只能产生一斤泥,只能染一斤布。打泥的过程也是体力的考验,水里加有石灰,要把水扬起来,让它和空气发生碰撞,颜色从绿色,泡泡变成墨蓝色的过程非常美,让人激动,感觉这一年终于没有白费,而第二天泥干了才发现剩下的只有 小小一捧——实际上是完全不够的......作为半个蓝染人,我想说的是,种子从种植、收割、打蓝到最后染出成品,这个过程能给予我希望,让我感觉“蓝”是值得我永远去探索的,就像一个可以永远让人陶醉的迷一样,结果未知。和生活一样,重要的是过程,我享受这这个过程,所以感觉很好。“

法广:蓝染技法和风格非常丰富,除了传统技法外,要有个人突破自然也需要艺术家自身的创作灵感,您的灵感来自何处?

刘咏梅:蓝染技法很多,有蓝染,扎染和蓝印花布,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艺术呈现更多是来源于生活和女性艺术家的直觉,是我当下情感生活的一种表述。带着孩子去森林里散步,观察树木花草四季的变化,卷曲的叶子,经络变化都会带给我一些启发。秋天树林里的蘑菇纹路与扎染过程中的抽拉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所有的东西都源于自然界,最后又回到自然界,这也是我更加享受的一个过程。

非常感谢刘咏梅分享蓝染艺术的魅力,她的部分作品目前正在巴黎14区 (31 Rue Campagne première) 展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