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环境与发展

中国承诺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政治计算还是可行目标?

发表时间:

中国主席习近平今年九月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在2060年之前达到碳中和的目标引发巨大反响,欧盟等国的政府以及国际气候领域的业内人士在表达惊喜的同时也对中国是否有可能兑现此一重大的承诺。持有保留。也有评论认为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以及美国选举之前做出此一重大承诺不排除是出于政治计算,认为中方此举的意图无疑是为了彰显同美国相对比中国更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那么欧洲以及中国的气候问题专家对此有何看法?同欧洲相对比,中国承诺将以快一倍的速度达到碳中和,中国达标是否具有自己特殊的优势还是很可能是可望而不可及?就上述问题,我们先后电话采访了法国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学院的气候项目负责人勒伟易先生(David Levai) 与绿色和平组织在中国的首席代表李雁女士。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大一般性辩论大会上发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大一般性辩论大会上发言 via REUTERS - UNITED NATIONS
广告

法广 勒伟易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法广的专访,首先您对中国政府的碳中和承诺有何评论?

David Levai: 我认为这对大多数人说都是一个惊喜,中国这么迅速地回应了欧盟提出的要求,而且在美国总统选举之前做出上述承诺,这很显然是一大政治与外交上的胜利。中国自己选择了自己的时间点来做出这一如此重大的承诺,确实使许多人感到意外。因为中国是全世界第一大排碳国,中国目前还没有达到排碳峰值,要达到碳中和的道路将十分艰巨。

法广中国达标的道路确实十分艰巨,但是您认为中国完全有可能达到的自定的目标吗?中国是否应该制定出或者已经勾勒出了达标的路线图?

David Levai 欧盟在承诺在2050年之前达到碳中和时也并没有提交达标路线图。当然欧盟达标的时间比中国要宽裕的多。总的来说,当一个国家的政府做出如此长远的承诺,三十年之后,做出承诺的人或许早已不再人间,至少不再执政,我们当然必须十分谨慎地对待。也就是说,国际社会从现在开始将密切关注中国在气候领域的所有举措,首先中国即将制定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应该有些什么样的气候内容,其次,中国今年是否将在自主贡献减排目标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以及今后的长远规划将是什么。中国当然不能仅仅口说无凭,必须拿出具体的行动来,不仅在中国国内,而且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规划中,也同样如此,中国必须向全世界显示,中国降低碳排放的决心并不是空话,而是将会伴随着切实的行动的。

确实,中国作为全世界第一大排碳国要达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将十分艰巨,而且,中国将仅仅在三十年内从排碳峰值过渡到碳中和,而相比之下,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达到了排碳峰值的欧洲却仅仅承诺在2050年之前达到碳中和,这究竟是欧洲缺乏雄心还是中国政府过于自信?或许中国在减排领域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中国政府是否已经勾勒出了2060年之前的减排路线图?要到达此一远大的目标,中国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应该具体制定哪些指标?就以上问题,我们电话采访了绿色和平组织在中国的首席代表李雁女士。

法广李雁女士,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法广的专访。首先您是否中国主席习近平的承诺对您来说是否也有些出人意外?

李雁: 关于中国的长期气候行动方案的讨论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但是,这是局限于一个很小的气候圈子里。但是,习近平主席会在联合国大会这个时间点做出这个积极的政治信号的承诺确实很令人意外,也是一个很大的惊喜。

法广中国的承诺在引发许多积极的评论的同时,也受到许多质疑。比如说,有专家就评估指出,倘若中国能够兑现承诺,那么仅仅凭中国一国的努力,就可以将地球升温的幅度降低0,25度。但是,也有许多专家质疑中国是否能够达到此一目标。 有专家就强调说,如果中国的承诺是认真的话,那么,中国政府必须立即停止高排碳行业的投资,必须停止修建煤电厂。另外,我们也看到,在刚刚公布的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的数字里,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基础投资在拉动。这就意味着中国政府必须尽快推动工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所以,外界都迫切地希望了解,中国政府是否有一个达到碳中和的路线图,在下周将推出的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应该会有哪些相关的内容?

李雁:确实,中国要在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这是一个长远的规划。需要动员整个经济体,通过多个步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大首要问题,首先在走出疫情的经济复苏规划中如何达到绿色投资,使经济恢复在绿色经济中起步,我认为这是政府的一大机会。因为目前经济复苏的节奏比较缓慢,所以投资者拥有充分的时间对自己的投资项目做出认真的审视,选择低碳投资。其次,就是在即将推出的第14个五年计划中明确减少煤炭发电的比例,严格控制煤炭消费量,尽快地推动能源转型。尽早地达到排碳峰值。如果按照目前的计划去走的话,应该可以达到排碳峰值。

法广:能否列举一些具体的能源比例数字,彭博新闻社说,如果中国兑现承诺,必须在今后五年内将煤电的比例从目前的57 %下降至52%?您认为他们提出的上述比例靠谱吗?

李雁:准确的说,目前的煤电比例在能源结构所占的比例是57,7 %。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这一比例必须尽可能地往下压。其实,目前中国整体的发电装机已经能够承受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中国的煤电也从总体上来看呈下降趋势,虽然最近几年确实有所回升。中国的碳排放何时达到峰值关键要看煤电。其实,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已经完全有能力来满足新的电力需求。在理想的情况下,中国的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应该在2025年达到20%,在2030年达到30%。中国对风能与太阳能的开发在全世界占有领先的地。

法广:欧洲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排碳峰值,欧盟承诺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也就是计划用六七十年的时间来达到从峰值到净零排放的过渡,而中国政府则计划用比欧洲怪异本的速度来达到目标,尽管今天的科技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除此之外,北京兑现承诺时是否拥有独特的有利条件?

李雁:毫无疑问,中国减排的道路是十分陡峭的,任务将是十分艰巨的。除了刚才说到的能源转型之外,能源转型的目标其实是比较明确,路线也是十分清晰的。中国还必须进行产业的转型。下一个五年计划也必须在产业转型上制定出明确的规划,不仅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必须制定出明确的减排目标,而且,中国多年来以基础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也必须转变,中国经济的驱动力必须出现转变。当然,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是一大宥利的条件,虽然中国在太阳能以及风能的利用效率上还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但是,中国的绿色能源的产业规模已经形成。再加上中国最近几年在高科技在电动车,特别是在数字工业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中国的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的攀升。中国经济的转型从高排碳基建重工业走向底排碳的高科技服务行业的过程正在启动。关键是如何进一步加快这一进程。最后有一点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挑战,低碳经济的发展最终依赖居民共同的努力,必须改变目前的消费模式,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须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这是达到净零排放的关键所在。仅仅依赖政府的政策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

法广:最后,许多专家都提出疑问:中国承诺的碳中和里面仅仅指的是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还是报告别的温室气体在内?您了解吗?

李雁:我们也咨询了许多专家,大家普遍认为这其中应该包括其他的温室气体,比如说甲烷,这就意味着在农业畜牧业方面也必须制定一个长期的减排规划。这就必须首先摸清家底,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制定一个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策略。所以,确实还有许多功课必须做。

非常感谢绿色和平在中国的首席代表李雁女士与法国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学院的气候项目负责人勒伟易先生接受法广的专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