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环境与发展

比什诺伊(Bishnoïs)族群对保护环境的启示

发表时间:

印度拉贾斯坦邦的比什诺伊族群在15世纪经历了严重干旱灾难后,开始从1400年代起遵守一位印度教导师詹博利食素,种树等教义,与环境和谐相处,部落存活壮大,这个被称为“第一个环保族群”,对当今社会人们聚焦环保和节能具有什么启发呢,请听法广专访摄影记者弗兰克 沃格尔(Franck Vogel)的专访。

弗兰克 沃格尔首先于2007至2008年拍摄了在印度北部的族群《毕斯诺伊族 Bishnoïs》
弗兰克 沃格尔首先于2007至2008年拍摄了在印度北部的族群《毕斯诺伊族 Bishnoïs》 Franck Vogel
广告

关注环境是摄影记者

法国摄影记者弗兰克 沃格尔多年来一直关注环境保护,他进行背包摄影旅行,途经国家有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印度、尼泊尔、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他的写实摄影系列作品先后在《国家地理》等期刊杂志上发表。

弗兰克·沃格尔曾经在2004年与国际非政府组织 NGO合作,赴非洲坦桑尼亚拍摄白化人系列作品,也是他进一步关注环境与社会的行动。

从2007年起,弗兰克·沃格尔围绕印度北部拉贾斯坦沙漠区域,毕斯诺伊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进行长期的跟踪与创作。就是弗兰克 沃格尔首先于2007至2008年拍摄了在印度北部的族群《毕斯诺伊族》,他的摄影作品正呈现了身处干旱地区的毕斯诺伊族与自然环境和睦相处的生存状态,向世界展示自然和人类之间的独特关系,给保护环保带来积极的希望。

随后在2010年他与Benoit Ségur合作担任导演,与法国电视台共同制作,拍摄纪录片《拉贾斯坦,一位先知的精神灵气 Rajasthan, l’âme d’un prophète》,讲述从15世纪起,身处在印度拉贾斯坦省干旱地区的比什诺伊族群,为了生存恪守毕斯诺伊族的二十九条族训,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人类首批环保群体。

现在弗兰克 沃格尔在联合国教科文,院校和企业等进行有关环保的讲座,参加与环保有关的展览,期望让更多人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

那么早在15世纪发生了什么让比什诺伊族群成为“第一个环保族群”呢?

环境灾难引发的觉醒

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塔尔沙漠边缘的比什诺伊教 是印度最早的环境友好型宗教部落。对此法国摄影记者弗兰克 沃格尔介绍说比什诺伊族群主要分布在印度拉贾斯坦邦塔尔沙漠,靠近巴基斯坦,在15世纪由一位具有远见的智者创立,您可以想象在沙漠中从15世纪就是从1475年到1485年的10年里没有降雨,没有一点水。

居住在当地不同信仰的人们忍无可忍,因为缺水,出现饥荒。这位叫做詹博利(Jambholi)的导师表示如果继续同样是生活,大家都会被饿死,或者可以迁徙到他乡寻找生路,还有一种走出灾难的可能性就是彻底改变生活方式。

比什诺伊族群通常被称为“第一个环保族群” ,他们遵循 1485 年由 Bishnoi 信仰的创始人詹博利制定的 29 条戒律, Bish 来自数字 20,Noi 来自印地语中的 9,Bishnoi的意思就是让大家不要忘记这些规则,其中一些规则与环境保护直接相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再食用肉类。

还有每个家庭都要定期种植树木,只使用枯木来满足自己生火等需要,建造一个蓄水池来储存雨水,并将部分收获奉献给自然的孩子,就是羚羊、孔雀、鸽子等,以便在沙漠中保护生态平衡。一开始在一个小的比什诺伊族群开始的训诫不断转播,吸引不同种姓和不同宗教的印度人参与,目前有约80万到100万人。

就是比什诺伊族群的所有的理念以保持与环境的平衡为宗旨,在沙漠这列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比什诺伊族群的承诺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照顾生病或受伤的动物,并拒绝驯服狗,因为害怕它们会攻击瞪羚。而且比什诺伊妇女照顾孤儿小鹿,比什诺伊族群的男人为了从偷猎者手中拯救瞪羚有时候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显示其积极的环境结果,目前在当地可以看到树木和濒临灭绝的黑羚羊,难以想象的是而这里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干旱的塔尔沙漠,比什诺伊族群成功地保护了自己族群赖以生存的环境。

法国摄影记者弗兰克 沃格尔强调说遵循比什诺伊教的人信奉人类不比野生环境更重要,也不比树木重要,都在同一个水平上。

6个世纪以来, 比什诺伊人世代遵循环保信条, 热爱和保护动物、树木等非人类自然生命,来适应环境,他们的绿色环保理念和环保精神渗透到其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更在当代社会得到承续, 这对我们当今社会有启示。

挑战射杀动物的宝莱坞头号影星

萨勒曼是印度宝莱坞的电影最重要的明星之一,他在银幕之外,他却触犯法律,特别是因其20多年前在比什诺伊部落生活的地区射杀稀有动物印度羚羊行为,他被判处5年监禁。

根据弗兰克·沃格尔介绍那是在1998年萨勒曼在焦特普尔(Jodhpur)的一次打猎活动中,出于取乐的目的,杀死两只印度黑羚羊。此行为引起当地的比什诺伊族群强烈抗议,因为印度黑羚羊不仅是印度濒临灭绝的国家级保护动物,而且也是保护环境的比什诺伊族群极为崇拜的对象。比什诺伊族群当时就抓住并要求严惩印度宝莱坞头号影星萨勒曼·汗。

经过8年的法律程序,虽然这位电影明星的萨尔曼·汗的律师一再辩解称,所涉及的羚羊是自然死亡,并无证据显示,它们是被射杀的。萨勒曼还试图通过金钱买通当地的比什诺伊的目击者,受到拒绝。

最终在2018年在印度西北城市焦特布尔检查官比什诺伊(Mahipal Bishnoi)通报说,该市一家法院裁定现年52岁的萨尔曼·汉于1998年杀死了两头印度羚羊,在印度,稀有动物受保护。其结果是这位印度宝莱坞明星萨勒曼因8年前的偷猎行为被焦特普尔地方法院判处5年监禁和2.5万卢比 ,约合560美元的罚款,这是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以来最严厉的一次判决。该事件间接地提升了比什诺伊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对于这位法国摄影记者弗兰克 沃格尔来说,比什诺伊族群对我的启示是不要认为人比自然更高贵,人类掌握一切,可以任意行事,人们需要回到自己是位置上,认识到我们属于世界的一部分,有整体的思维,不仅仅是为了一些人的利益,与环境和平相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