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想要在本世纪末把气温上升限制在1.5℃以内, 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比2019年减少43%

发表时间:

世界气象组织11月15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去年大气中吸热温室气体丰度再次创下新高,而且上升趋势看不到结束的迹象。联合国新闻报道说,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科学研究,要实现到本世纪末将气温上升限制在1.5℃以内的目标,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比2019年减少43%。

Image carrée
Image carrée © FMM
广告

2022年,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全球平均浓度首次比前工业化时代高出整整50%。2023年,其浓度在继续上升。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温室气体公报》,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长率略低于前一年和十年的平均水平。但报告指出,这很可能是由于碳循环的自然、短期变化造成的,报告还指出工业活动导致的新排放量在持续上升。根据报告,甲烷的浓度也有所增长,而第三大温室气体 ——一氧化二氮的水平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的同比增幅也创下了最高纪录。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教授说: “目前的温室气体浓度水平会让我们在本世纪末的升温幅度远超《巴黎协定》的目标。随之而来的将是更极端的天气,包括酷热和降雨、冰雪消融、海平面上升、海洋高温和酸化。社会经济和环境成本将急剧上升。当务之急是必须紧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仅有不到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留在大气中。海洋的吸收率仅略高于四分之一,森林等陆地生态系统的吸收率仅略低于30%,尽管其逐年变率相当大。只要继续排放,二氧化碳就会继续在大气中累积,导致全球升温。由于二氧化碳的寿命很长,即使排放量迅速减少到净零,已观测到的温度水平也将持续几十年。

地球上一次出现类似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在300-500万年前,当时的温度比现在高2-3°C,海平面比现在高10-20米。

尽管科学界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已有广泛的了解,但关于碳循环以及海洋、陆地生物圈和多年冻土区的通量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温室气体公报》指出,“这些不确定性决不能阻碍采取行动。相反,它们凸显了制定灵活、适应性战略的必要性,以及风险管理在实现净零排放和《巴黎协定》目标道路上的重要性。提供准确、及时和可操作的温室气体通量数据变得更加重要。”

世界气象组织的《温室气体公报》的发布是为了向11月30日即将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即COP28)提供信息。

联合国新闻报道,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于阿联酋迪拜开幕之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今天发布关于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的报告指出,各国的气候行动计划仍不足以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也无法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各国政府必须齐心协力,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和合作伙伴关系,以提高其国家气候计划的雄心,并迅速将这些计划付诸行动。发达国家必须兑现其资金承诺,重建信任。他说:“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必须成为紧急弥合气候雄心差距的地方。”

古特雷斯指出,必须加快实现净零排放的时间表,使发达国家尽可能在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新兴经济体尽可能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与此同时,作为公正、公平过渡的一部分,各国必须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产能,逐步淘汰煤炭:经合组织国家需要在2030年前淘汰煤炭,世界其他国家需要在2040年前淘汰煤炭。此外,为了到2050年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各国需要逐步淘汰所有化石燃料。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