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美国专栏

拜登与特朗普的选情拉锯 谁当选中国都输?

发表时间: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和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选战越趋白热化,不过目前仍难以看出谁胜谁负,可以确定的是,双方针锋相对,都希望证明自己在对华贸易上更强硬。

Biden contra Trump, duelul electoral al secolului
Biden contra Trump, duelul electoral al secolului AP
广告

拜登和特朗普同意在6月和9月进行总统大选电视辩论,分别由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美国广播公司(ABC)主持,绕过通常负责监督辩论活动的委员会,并比以往大选安排的辩论更早,原因与今年多个州允许提前投票有关,最早的乔治亚州允许选民提前4个月投票。拜登的竞选团队16日表示,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愿意在7月23日或8月13日与特朗普选择的竞选搭档进行辩论。目前特朗普阵营尚未公布副总统候选人是谁。

根据一项新的路透社/益普索民意调查,目前拜登和特朗普在11月总统选举竞争中势均力敌。另一项纽约时报、费城询问报(Philadelphia Inquirer)以及谢纳学院(Siena College)的民调中,拜登在关键5州落后特朗普。

民调分析,拜登因国内经济问题、加沙战争而流失部分年轻票、非洲裔选票以及西语裔选票;特朗普则是受到“封口费”官司缠身,遭控伪造商业纪录,以掩饰2016年总统大选前支付成人片女星丹尼尔斯(Stormy Daniels)13万美元封口费。

在选情拉锯之际,双方阵营正在针锋相对,比较谁对中国更鹰派,谁更能保护美国的产业与工人。拜登政府5月14日宣布对规模180亿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包括电动车关税从25%调高至100%,钢铝产品关税调至25%,半导体关税也调至50%。这项调整是建立于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加征关税决定,特朗普在担任总统期间大力限制对华贸易,他对价值超过36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包括玩具、电子产品和家居用品,招来美中贸易战。

纽约时报指,拜登与特朗普都抨击中国的经济行为,承诺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贸易压力,两人都指责中国的不公平贸易做法使美国工人处于不利地位,批评中国政府在全球贸易中采取不公平手段,双方也都使用类似的加征关税政策来对抗北京。

不过拜登的“贸易战”在很多重要方面与特朗普不同。特朗普试图把外包给中国的大量工厂工作带回美国;而拜登正在寻求在美国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譬如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领域,同时与盟友合作,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以应对气候变化,但特朗普对这些领域的兴趣不大。

特朗普曾经表态若再次当选,他将采取新的措施切断美中两国的贸易关系,其中包括两国之间的投资壁垒,以及禁止进口中国钢铁、电子产品和药品。他提议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商品追加10%的关税,而不仅仅是来自中国的商品。

中国商务部顾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桑百川曾表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方针可能会创造“突破反中经济圈”的机会,拜登有能力将中国排除在技术供应链之外。但无论如何,今年秋天之后,北京都将面对一位总体战略是“排除和遏制中国发展”的美国总统。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