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分析

卢旺达种族灭绝法国何以负有重责

发表时间:

一份法国历史学家的调查报告周五呈送法国总统马克龙,该报告严厉指出:1991-1994,法国在时任总统密特朗及其亲信”盲目的意识形态“导引下执行的法国卢旺达政策”完全破产“,在卢旺达图西族惨遭种族灭绝大屠杀中负有“压倒性”的责任。

档案照片,1994年卢旺达种族灭绝期间;一些在Nyamata教堂内寻求避难时被屠杀的人的头骨和骨头陈列在地下金库的架子上,以纪念成千上万被杀害的人。法国历史学家组成的委员会花费两年时间来揭示法国在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中扮演的角色。
档案照片,1994年卢旺达种族灭绝期间;一些在Nyamata教堂内寻求避难时被屠杀的人的头骨和骨头陈列在地下金库的架子上,以纪念成千上万被杀害的人。法国历史学家组成的委员会花费两年时间来揭示法国在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中扮演的角色。 AP - Ben Curtis
广告

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称赞报告“向共同理解法国所起的作用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而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认为该报告对理解法国在卢旺达的所作所为取得“重大进步”。他表示,法国当时在卢旺达安置了数位可疑的人物,他们对1994发生的针对图西族的种族灭绝大屠杀负有责任,法国将不遗余力将种族灭绝的负责人绳子以法。他希望这一报告的公布使得法国与卢旺达之间“ 不可逆转地”接近。

尽管马克龙2017年担任总统后,法国与卢旺达双边关系开始缓和,但是,法国在卢旺达大屠杀中的作用25年来一直是一个具有爆炸性的话题。

这份超过1000页的报告,是14位法国历史学家连续两年对法国历史资料分析的成果,报告对法国军人的作用以及巴黎当局的政治角色毫不留情地一一剖析。

法国是卢旺达这个号称大湖之国从宗主国比利时独立出来后就出现的西方国家,法国历史学家的报告在结论中严厉谴责法国对1994年酝酿中的针对图西族的大屠杀“视而不见”,调查委员会由法国总统马克龙决定成立,由著名历史学家杜克莱尔(Vicent Duclert)主持。

历史学家对最终导致卢旺达种族灭绝大屠杀发生的“最关键的四年”的法国外交电报、秘密通报、信件仔细分析,寻找为什么在这四年间胡图族政权如何把种族灭绝一步一步安置到位,最终造成80万人丧命,其中绝大多数是图西族的大悲剧。四月至七月间,众多图西族妇女被奸杀,儿童被勒毙,男子被大刀砍死。首都大街上到处尸横遍野,其惨状难以形容。

调查报告直指法国的非洲政策由时任总统的社会党人密特朗决定,他的亲信和周边人士被“意识形态”驱使,不愿意得罪国家元首。决策者被封闭在一个所谓的后殖民主义时期的“族裔”框架之中不顾一切,面对被视为乌干达操纵的图西族叛军,法国几乎无条件支持一个“种族主义、腐败而暴力”的胡图族出身的卢旺达总统、独裁者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Juvénal Habyarimanat)。

密特朗的意志

为什么法国会这样?报告指出:“法国站在胡图族独裁者一边完全出于密特朗总统的意志。”报告强调密特朗与哈比亚利马纳两人之间存在着“强大的、私人的、直接的个人关系”。

这一特殊“友谊”,再加上当局处心积虑要把卢旺达做成一个面对乌干达胡图族叛军的一个法语区坚不可摧的防地。为此,法国当局向哈比亚利马纳当局运送了大量的武器和弹药,法国军人则全力以赴培训卢旺达政府军。

从1990年10月开始,由现在的卢旺达总统卡加梅领导的胡图族叛军(FPR)发动攻势后,巴黎就毫不犹豫地站在卢旺达哈比亚利马纳政权一边,法军参与了被视为保卫外籍侨民的军事行动,实质上构成了震慑叛军而保卫独裁政权的力量。

法国同时迫使哈比亚利马纳实施民主化,迫使其与反对派谈判,1993年达致『阿鲁沙和平协定』,但是对于众多的来自基加利和巴黎的信息,警告卢旺达政权的极端势力可能导致种族大屠杀等等,巴黎当局却置若罔闻。

总统圈子

不管这些信息来自法国驻基加利的军事将领,非政府组织,一些外交官,以及情报官员,统统被密特朗总统及其小圈子无视或者置之不顾。

历史学家们在报告中写道:我们要问的是,法国的决策者是否真的想听取与法国既定卢旺达政策有所不同的建议。

报告特别强调了密特朗总统参谋长克里斯汀.加诺(Christian Quesnot)以及副参谋长让.皮埃尔.于尚上校(Jean-Paul Huchon)。报告指法国总统府参谋部“对造成爱丽舍宫对胡图族叛军FPR的敌视状态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报告揭露这一最高军事指挥机构采取“不合规手段”,切断了所有法国在现场的正常渠道。报告指出,总统对此“心照不宣”,“没有任何一个文件显示国家元首打算惩罚这些军人或者限制他们的行动。”

与此同时,法国外交系统除了个别情况,也未表现出批评精神,“外交官毫无保留,毫无距离地接受了当局的主宰性立场。”这些机构成了听不进去任何批评的机构。

而1993年法国右翼大选胜利,与密特朗“共治”,尽管有时在总统密特朗和总理巴拉杜尔之间发生“毫不留情”的冲突,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外交局面。

法国精英难以想象卢旺达会爆发种族灭绝

当1994年4月7日,在卢旺达总统座机遇袭身亡后翌日爆发种族大屠杀,大脑被卢旺达叛军缠绕的法国当局,并没有去从根本上改变法国的政策。尽管当时法国外长朱培于当年五月中旬第一个站出来指出卢旺达发生了“种族灭绝”的事实,法国当局对卢旺达局势的判读重回“内战”“多种族互相残杀”的既定框架。

联合国,前宗主国比利时,美国,法国其实都是首先在联合国旗下在当年6月发起“绿宝石”维和行动的国家,该行动旨在“制止屠杀”。

在历史学家看来,这一行动起到了救助众多平民生命的作用,但已不可能救助大部分在此之前已被种族灭绝行动中屠杀的图西族人的生命。报告还批评法国当局“拒绝逮捕”藏匿在法国控制区的种族灭绝的支持者。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在FPR于1994年7月获胜后终结,从那时起,法国与卢旺达关系紧张,甚至很坏,坏到于2006年双方断交的地步。

尽管马克龙当选总统后巴黎与基加利关系开始改善,法国当年所扮演的角色仍然是25年来一个最具爆炸性的话题,至今仍然是研究人员、大学学者与政治家之间一个非常激烈的辩论主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