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分析

面对中国前戴琪的务实之策

发表时间:

据17日的报道,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和欧盟执委会副主席杜姆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等人发表了一份措辞谨慎的声明,宣布一方面“展开讨论解决全球钢铝过剩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处理中国在这个问题扮演的角色。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资料图片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资料图片 © 路透社图片
广告

欧盟还表示也将暂停一项对美国提高关税的计画。这两个行动被解读为:美国和欧盟又朝贸易战休兵迈出一步,同时顺带牵手一起反对中国等国家的扭曲贸易政策。这可被看成是:面对中国前,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的务实之策。

在特朗普任内,美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曾经十分别扭困难。当时有消息说:法国总统马克龙曾经主动向特朗普总统提出一起联手对付中国扭曲的贸易政策,但遭到了冷遇。之后,一场美国与欧盟的关税战也就无法避免。

欧盟原订今年6月1日对美国提高反制性的钢铝关税,但由于美国政府更迭,欧盟和拜登新政府的关係不再像和前总统川普政府一样紧张,因此欧盟表示,不会提高这些关税。

作为回报,双方同意就钢铁生产过剩进行对话。由于过剩的产能抑制钢铁价格,加上主要来自中国的钢铁充斥全球市场,造成钢铁厂陷入困境。而目前通货膨胀物资紧张的局面,可能也能缓解钢铁生产过剩的问题。

双方在声明中甚至还点名中国表示:“美国和欧盟成员是盟友和伙伴,拥有相同的国家安全利益,像是民主和市场经济。它们(美欧)结盟促进高标准,解决共同的疑虑,对中国等支持扭曲贸易政策的国家究责。”

欧盟与中国历经7年煎熬谈判,终于在去年12月曾经达成重大投资协定,形成中欧关系的一个最高峰,但那之后,双边关係却急转直下前。有分析指出,在中国採取强硬态度对待台湾、香港、维吾尔人之际,欧洲正逐渐靠拢美国总统拜登的抗中阵营。

之后,欧盟行政机构与德国各自研拟限制中国实体投资的法案,还加入美方行动,与北京相互制裁。意大利政府原本热情支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带一路”倡议,现在却出手阻止中企收购计画。即使是中国前10大贸易伙伴的荷兰都变得更加谨慎,保护自家高科技企业不被收购,并制定专门的中国政策。

彭博指出,上述案例显示欧洲採取更强硬态度面对北京,而且最大的转折点尚未到来。民调显示德国绿党在9月大选后将可能扮演政府要角。换言之,未来欧洲最大经济体更可能倾向怀疑中国的立场,德国绿党对中国的态度比现任政府更强硬,曾呼吁终结北京公然违反人权的行径,并希望欧洲与大西洋两岸密切协调对中事务。

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线上会议时跟平时作法不同,并未现场转播开场白,会后亦无记者会。出现中德关係趋于紧绷的迹象。

美国方面,今年3月31日拜登政府发布了570页的年度国家贸易评估报告,其中关于中国的部分就长达30多页,仅次于欧洲联盟的章节。报告矢言将持续对抗伤害美企和农民的重大贸易障碍,点名中国是多个产业产能过剩的“世界祸首”,华盛顿必将进一步行动“解决有害贸易行为”。该报告肯定了特朗普政府与中国签订的美中贸易第一阶段协议,称其建立了强有力的争端解决系统,可确保迅速有效地实施和执行。

一个多月后的5月5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金融时报》组织的一场虚拟会议上表示,预期将在“近期”会见她的中国对口官员,讨论和评估特朗普时期美中两国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12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正在考虑由更年轻些的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接任负责经济工作的刘鹤担任贸易谈判特使。

无论届时北京的对口官员是谁,戴琪和中国对口官员的首次接触,将评估和审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执行情况,必将影响华盛顿决定针对北京征收惩罚性高额关税的去留问题。有专家认为:戴琪的表态显示,她正在采取必要行动,以保持贸易谈判的双边讨论能够持续进行下去。戴琪议程上的重中之重,不仅是美中间的贸易逆差,还包括中国在实施有关经济结构改革的承诺方面,尚未采取重大步骤。

戴琪在与中方见面前的准备之一,就是与欧盟达成一定协议,暂停欧盟对美国的钢铁产品反制措施,并与美国携手对付中国。戴琪不愧有务实的美誉,而欧盟方面也切实抓到有利时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