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默克尔推中欧投资协定尚未敲定 拜登团队波兰外长等已表异议

发表时间:

自上周五以来,来自欧盟和德国的外交官员通过媒体放话指,经过了近7年的谈判中欧即将在年底前达成,当下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变化之际备受关注的全面投资协定。这一消息也越来越引起欧洲中国问题专家和官员及议员的关注。与此同时,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团队通过下任国家安全顾问人选苏利文(Jake Sullivan)也表达出希望先与欧方进行磋商的意愿。更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此前相关报导指,欧盟27个成员国内部就当下是否应该与中方达成投资协定存在不同声音,但外界一直缺乏确凿消息加以证实,波兰外交部长兹比格涅夫·拉乌(Zbigniew Rau)12月22日则首度通过推特公开表示,欧盟方面需要更多的磋商和透明度,并称“让我们的跨大西洋盟友加入进来。一个好的、平衡的协议比一个不成熟的协议要好”的反对意见。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与美国当选总统拜登资料图片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与美国当选总统拜登资料图片 © 路透社图片
广告

路透社18日报道指,德国和欧盟官员当天表示,欧盟和中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底前达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以给予欧洲企业更多的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1日在北京集体会见欧盟及27个成员国驻华使节时指出,今年中国首次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中欧投资协定有望达成一致,双方决定建立绿色、数字两个高层对话机制。欧盟驻华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亦在会上回顾了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的目标,并指出正在进行的会谈取得了进展,双方一直保持联系以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

针对中欧投资协定问题,路透社援引一位欧盟官员的话称,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推动下,协议已经接近达成。德国目前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到年底,德国是欧洲对华最大的出口国。另一位欧盟官员说,随着美国加强与北京的贸易战,中方担心被西方孤立,布鲁塞尔已采取措施,更密切地监控中国在欧洲战略部门的投资。此外,一位在北京的西方高级外交官说,封存投资协定的最大症结与可持续发展有关,他还指出了欧方对中国劳工问题的顾虑。据悉,北京尚未批准国际劳工组织八项主要公约中的四项,包括关于强迫劳动和集体谈判权的公约。该驻华外交官称,中方在协议中非常雄心勃勃。“他们要求的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位外交官说。“他们要求在能源、水处理、公共事业等对任何他方都不开放的领域,为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开放。”

对此,苏利文21日在推特上写道,“拜登-哈里斯政府欢迎与欧洲伙伴就我们对中国经济实践的共同关切尽早进行磋商。”彭博社则引述柏林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副总裁胡谧空(Mikko Huotari)的话指,“欧盟希望全面投资协定能开放中国市场,消除歧视性做法,但批评者说,尽管从香港到新疆等地都受到了压制异议的措施,但它反过来会奖励北京优先进入欧洲市场。达成协定对中方来说将是一个‘象征性的胜利',并可能使跨大西洋联盟在中国问题上的团结更加难以形成。”值得一提的是,被指极力推动签署投资协定的德国政府同时在近期多次表示,希望在美国大选之后向华盛顿提出包括建立双边关系“新政”的建议,内容将包括在对华关系上与美方进行更强的协调和沟通。

例如,德国外交部长马斯(Heiko Maas)此前就向媒体表示,“我非常希望跨大西洋关系能够得到改善。”他说,“即使在奥巴马总统执政时期,美欧双方也有意见分歧。但是,当时我们互相交谈、进行协商,特别是当我们有不同意见时。遗憾的是,现任总统(特朗普)没有这种运作良好的协商过程。这破坏了信任。而我们的分歧的受益者最终落在莫斯科和北京的头上。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开始跨大西洋关系。”此外,布鲁塞尔方面也同样对外传达出一致的信息。例如,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 )上月在与宣布胜选后的拜登进行通话时,亦邀请他重建“强大的跨大西洋同盟”,并出席明年的欧盟27国特别峰会。米歇尔办公室的声明指,“米歇尔在通话中提议,基于共同利益和价值观重建强大的跨大西洋联盟。”

分析人士指出,那么在拜登团队表达出希望就对华经贸问题先与欧盟方面进行磋商的情况下,如若布鲁塞尔和柏林当局还仍希望单方面赶时间与中方签署协议,是否显示出欧盟在过去近4年中批评特朗普政府单边主义的对华政策略有伪善,且是不智之举。对此,波兰外长兹比格涅夫·拉乌周二通过推特公开表示,欧盟方面需要更多的磋商和透明度。他提出,“让我们的跨大西洋盟友加入进来。一个好的、平衡的协议比一个不成熟的协议要好”的反对意见。波兰驻美大使馆还通过推特贴文称,“透明度是我们民主价值观的一个支柱。任何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应该由一个强大的跨大西洋联盟来解决,确保各方都能从这项新的投资协议中受益。”

英国《金融时报》22日援引一位熟悉拜登团队立场的人士表示,他们担心的是中国的“强迫劳动 ”问题。报导称,欧盟一直在推动中国批准国际劳工组织的各项公约,包括关于强迫劳动的公约,作为协议的一部分。一些人权活动人士对中国强迫新疆大量被拘留的维吾尔人从事强迫劳动的指控表示关切。欧洲议会德国绿党籍议员、对华关系小组副主席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22日发出质疑,欧盟是否应该“在强迫劳动问题上让步”,以及更广泛的协议是否发出了“正确的信号”。担任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的德国社民党人朗格(Bernd Lange)表示,“贸易政策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如何解决强迫劳动问题将决定协议的命运。”

另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当天报导,据知情人士透露,欧盟贸易执委东布洛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与中国副总理刘鹤的会谈原定于周二上午举行,但被推迟。欧盟成员国的大使们在周二下午举行的会议上,也从日程中取消了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讨论。报导指,部分声音担心,在没有美国投入的情况下达成协议,可能会危及欧盟与拜登新政府的合作,及在从人权到技术标准等各个方面与中国交涉的努力。欧盟一些成员国也发出了警告。波兰敦促欧盟不要操之过急,多与华盛顿合作。

然而,一些欧盟官员称,欧中投资协定将使欧方获得与美国在中国问题上作为平等伙伴合作所需的政治影响力。“如果我们设法达成这项协议,将使美国和欧盟处于同一水平,”一位高级外交官说。“然后我们可以共同应对中国”,因为“美国与中国达成了协议,而我们还没有......我们落后了,”这位外交官说。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