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彭达兹:中国让欧美间达成共识的议题越来越多

发表时间:

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的彭达兹先生(Antoine Bondaz)是亚太问题专家,从3月19号开始,因为他对中国驻法大使馆对法参议员拟出访台湾的批评发推特评论而遭到中国驻法大使馆的连番人身攻击侮辱,这个事件在法国学界和政界引发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反弹。法国外交部召见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进行了抗议。法国媒体将卢沙野形容为让“中法关系脱离轨道的外交官”。本周,因为新疆等人权议题,中欧进行互相制裁,双边关系急转直下,在中国的制裁名单中,包括多名来自不同国家的欧洲议会议员,引发对中欧双边投资协议前景能否过关的质疑。与此同时,欧洲与美国高层互动频繁,除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北约及布鲁塞尔之行外,拜登也将在欧盟首脑峰会上与各国领导人就重要议题进行互动,双方均强调“ 重振美国与欧盟的双边关系”。

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的研究员彭达兹先生(Antoine Bondaz)
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的研究员彭达兹先生(Antoine Bondaz) rfi
广告

彭达兹先生在接受本台专访,就以上事件做出评论,欢迎中国驻欧大使们参加公开辩论。他也分析指出,中国在欧洲实施的适得其反的政策推动和加快了欧美接近。

“我现在非常好”

法广:您最近因一个推特被推到法中政治和外交风暴中心,你本人如何看待这个事件?目前您的状况如何?

彭达兹:我现在非常好。我认为这场由中国驻法大使馆主导,中国媒体积极加入的针对我的网络与政治风暴显示我做的学术研究无懈可击。因为他们从头到尾都没有针对我的研究内容进行任何批评,而仅仅只针对我个人进行威胁,试图让我名誉受损,但从来没有针对我的研究工作。所以我认为这算是好事吧。

多国召见大使 欧洲需要阐明其政治体制运作方式

法广:法国外交部周二召见了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就近期使馆针对法国参议员,包括您在内的学者以及对法国欧洲议员的制裁提出抗议,德国、比利时、丹麦、意大利等欧洲其它多个国家也因中国的制裁采取同样的行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反应吗?

彭达兹我认为,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重申我们的政治体制运作方式,强调我们所贯彻的基本原则这一点非常重要:包括言论自由,研究的独立性和权力分离制度等。因此,政府就此再次提醒中国的合作者是件好事。当然,我们也邀请驻欧洲的中国大使们,包括驻法大使参加相关公开辩论,参加者须根据事实说话,而不是由大使馆进行主导,约束或者禁止进行辩论。言论自由意味着,无论是中国的外交官,还是学者,公民社会都可以在公开辩论中发言。我再次强调,辩论必须通过自由的方式进行 

如果中国大使不愿意参加公开辩论,他就会让自己的论点站不住脚,我们在一个民主的政体内,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中国的外交官认为他们的论点不够充分不愿意参加辩论的话也无所谓,但重要的是,要对欧洲的民众讲话,向他们阐明事实,重申位于我们社会核心的欧洲体制的基本原则,这也是辩论的主要内容,当然,是否参加也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

中国让欧美之间能达成共识的话题越来越多

法广: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加强了与盟友的合作,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刚结束对北约及布鲁塞尔的访问,拜登本人也将于本周四通过视频加入欧盟峰会,讨论多项议题,欧美也都表示了对修复双边关系的重要性,新的跨大西洋联盟正在形成吗?

彭达兹:我不清楚现在是否到了讨论跨大西洋联盟的阶段,但很清楚,拜登政府和盟友已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协调关系。除了欧洲外,在美中阿拉斯加会谈前在亚洲与盟友的互动也非常清楚地体现了出来,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在欧洲实施的适得其反的政策也推动和加快了欧美的接近。但这是否意味着在未来能够促成共同阵线对抗所有与中国有关的议题?我并不这样认为,欧洲一直强调希望战略自主,也就是说,在中美之间,欧洲虽然不抱持中立的立场,但也不会选边。但如果就目前的形势看,欧洲与美国之间的能达成共识的话题将越来越多,这一点,当然是会让中国政府担心的。

中国制裁让中欧双边投资协议的通过变得更困难

法广在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中,去年年底签署的中欧双边投资框架协议极具象征和重要性,众所周知,该协议需要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讨论通过批准,但中国方面现在对多名欧洲议员因他们对中国人权问题关注的立场进行了制裁,这种做法会让这个协议的签署遇到巨大障碍吗?

彭达兹很清楚,中国政府在法国对议员的行动进行批评,现在又对(欧洲)议员们进行制裁,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民主体制被制裁了,不仅仅是针对一些政治观点和立场的制裁,在这重背景下,很难想象中欧双边投资协议在欧洲议会能得到通过。这几天,不仅多个欧洲议员,而且欧盟委员会也都放风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该协议被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小。

当然,目前就此协议下一个结论还为时过早,欧洲内部也尚未就此进行讨论,遵守民主程序非常重要,几个月后就知道该协议是否最终能在欧洲议会通过。但很清楚的是,目前中国的形象不断恶化,中国实施的制裁的确对双边关系造成损害,这些都让该协议的最终签署变得更加困难。

非常感谢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的研究员彭达兹Antoine Bondaz)先生接受法广专访。

法国外交部在周二召见中国大使卢沙野后的通告中指出,中国驻法大使馆采取的方法,其公开信息中使用的语气都是完全令人无法接受的,且超出了普遍能够被接受的用词限制。侮辱,威胁议员,研究人员和新闻记者都构成恐吓,这些都是根本问题。

根据费加罗报的报道,法国外交部与卢沙野的会谈持续了大约20分钟的时间,在法国表达了对他最近言行不满后,卢沙野试图提出台湾问题,但被对方要求如果想谈的话可以提出来再约时间谈。法国外交消息来源称:目前不想将卢沙野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士,但希望他停止攻击。同一消息称,卢沙野的态度与其身份不符,大使的角色是寻求共识,而他自己已经成为法中关系的问题,法国有共同的利益要与北京合作,特别是在与全球变暖作斗争上。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