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洪灾后,“拉舍特在笑,德国人在哭”

发表时间:

连日来的洪水灾害重创西欧多国,截至7月18日下午,德国和比利时因洪水遇难的人数已知187人,其中德国156人、比利时31人。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天前往本次受灾严重的莱法州视察灾情。她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表示,当地的洪灾规模“超出现实想象、极其恐怖”。而在一天前,被认为极有可能成为下届德国总理人选的基民盟主席、同样受灾的北威州州长阿明·拉舍特(Armin Laschet)因在走访灾区期间“窃笑”引发了一场其本人在德国舆论的公关危机。

德国基民盟主席拉舍特资料图片
德国基民盟主席拉舍特资料图片 © 路透社图片
广告

据法新社报导,此次洪水灾害中,德国莱法州和北威州受灾严重,截至18日已有156人被确认死亡,还有上百居民下落不明。随着搜救行动继续,预计伤亡人数将进一步上升。此外,比利时全国120多个城镇受灾,至今有163人失踪、近4万家庭供电未恢复。比利时首相德克罗(Alexander De Croo )称此次洪灾可能是“国家有史以来遭遇的最严重洪灾”,“此次灾害与气候变暖有关”。洪水灾害还波及附近的荷兰、卢森堡、瑞士和奥地利。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17日视察北威州灾区埃尔夫特施塔特,并慰问救援人员。他向媒体表示,“很多人失去了用一生建立起来的一切,他们的财产、家园。这些地区的许多人除了希望之外一无所有,我们决不能辜负这种希望。”施泰因迈尔说,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确定需要赔偿的损失数额。

作为北威州州长,拉舍特陪同施泰因迈尔一同到访了灾区。但值得一提的是,施泰因迈尔在就灾情向媒体发表讲话时,前来拍摄的媒体镜头捕捉到在前者发表这一严肃的发言期间,身后不远的拉舍特则与身旁的同事不停地交谈说笑,似乎他们之间在开着某些玩笑。他的这一在镜头前的失态被指未意识到造成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的灾情的严重性及体量受灾民众的感情。

在这个经推特和脸书等社交媒体被广泛传播的视频片段中,拉舍特一度爆发出长达数秒的笑声。对此,在德国最畅销的《图片报》在其网站上报导说,“拉舍特在苦难中欢笑”。据悉,与拉舍特在当时一同欢笑的还包括北威州基民盟副主席高兰德(Gregor Golland)等人。中左翼社民党秘书长克林拜尔(Lars Klingbeil)在推特上评价该视频说,“对此,我无话可说”。

克林拜尔还在接受《图片报》采访时说,“当联邦总统对受害者讲话时,拉舍特在后面胡闹的方式是不雅的、令人愤慨的。人们说,在危机的时候,(一个人的)性格就会显现出来。那些在这种困难情况下毫无意义地狂欢的人,使自己失去了资格”。北威州社民党负责人库思珊迪( Thomas Kurschaty)也告诉该报称,“我真的很震惊,简直不敢相信。” 而就在这场“窃笑门”发生的几天前,拉舍特因为在关于致命的洪水和气候变化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的对话中训斥一名女记者,并称她为“年轻女士”而受到舆论地批评。

对于这一最新的批评声音,拉舍特本人于周六晚间在推特上进行了解释,并感谢施泰因迈尔的访问。他写道,“我们深深地关心那些受影响的人的命运,我们在许多谈话中都听到了这一点。我更加遗憾的是,在谈话的情况下,给人留下的印象。这是不恰当的,我很抱歉。”同样就这一事件,德国《每日镜报》周日发表的评论文章写道,“拉舍特想成为总理?那么他一定能处理好危机!”

文章指出,“有一些时刻会留存下来。而不幸的是,它们并不总是最好的。当它发生在政治上时,发生在每个人面前,在公开场合,围观者会形成一个判断。这正是现在发生在基民盟总理候选人拉舍特身上的事情。他咯咯地笑着,舌头微微伸出,在背景中,联邦总统向处于灾难中的洪水受害者表示同情。”

文章称,“怜悯之心! 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这也是拉舍特仍然想成为总理的目的,尽管他有更多的野心。他表明了这一点,立即在现场,放下其他一切,与他的国家的人民交谈,让他们感到与他们在一起。失去一切不是很可怕吗?还死了这么多人! 吓人,可怕,悲伤。”文章说,“就灾情(政府)已经组织了救援,也有用于重建的资金。但是,拉舍特目前所做的一切正确的事情现在都要靠这一件事来解决。想为他辩护的人会说,这是一种不小心的行为。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一种跨越式的行为。”

不过看起来德国不少民众对于拉舍特的道歉并不买账。有网民在他的道歉推文下写道,“你不会成为总理的,阿明。”还有人写道,“这个男人应该去酒馆,而不是总理府。”此外,德国国防部长卡伦鲍尔(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在访问灾区时表示,“我们在这里提供帮助,只要有需要,我们就会留下来。”德国政府网站信息显示,目前约有900名联邦国防军官兵投入救援。

拉舍特担任党魁的基民盟目前在民意调查中领先于绿党和社民党。今年的德国大选将于9月26日举行。针对此次德国大选,在外交政策方面,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近期分析目前德国各大党派提出的竞选党纲,认为德国未来的对华政策势将有所转变。基民盟将中国视为“制度性对手”,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均表达了对中国人权及香港等议题的关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