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中国两会习近平巩固权力 是否能够应对局势

发表时间:

今年人大和政协两会分别于3月13日上午和下午闭幕,由习近平亲信组成的领导班子发布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党政机构改革把决策权力进一步集中在习近平手上,同时中共加大对金融领域的控制,以及重组科技部引发关注,请听法广专访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夏明教授。

习近平第三次连任以来要进一步扩大权力
习近平第三次连任以来要进一步扩大权力 AP - Andy Wong
广告

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四次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结构改革方案,显示习近平第三次连任以来要进一步扩大权力,也是中国政府提出了后疫情时代国家发展方向,以重振经济为重点,制定了5%的增长目标,并提高军事、教育和社会需求方面的支出。

法广:自从去年12月中国突然结束新冠疫情清零措施以来,中共领导层宣布多年来最为重要的金融监管系统改革计划,建立一个新的金融监管机构,不过近期如科技投资人包凡被拘留引发关注,您怎么看?

夏明:中国处在历史非常重要转折点,看习近平最新改革方案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显示他意识到中国面临各种严峻的形势,不过他还是用举国体制和集中领导来应对。

这种做法会挽救当下中国出现的各种危机吗,特别是在金融领域?

中国目前对金融机构监管出现紧迫性,是因为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金融风暴,表现形式如同暗火在烧,主要因为中国通过举国体制如国家对房地产打压,或者用国家来挺银行等手段,让中国金融风暴成为一种暗火在静悄悄蔓延,与西方金融风暴马上让华尔街银行崩盘不同。

金融监管机构控制钱和投资人的出走,因为投资人从国外和中国银行融资,当遇到金融出现问题,是先付给中国还是西方的债主,您可以看到中国投资人的各种选择。当投资者选择开润的时候,中国政府用拘捕等方式处理。

这与2015年中国面临金融风暴和股市崩盘类似,当时习近平说有金融政变与他作对,随后他把肖建华等一大批主管逮捕,今天也走到相同的方向。

靠金融监管机制无法阻止资金外流,中国出台监管机制是中国目前与西方,或者中国与美国金融科技生产链全方位脱钩带来必然的结果。

今天这些流动被阻,导致中国和美国高科技领域重组必然到来。当美国的硅谷银行现在倒闭,是危机到来在美国的表现,因为硅谷银行在中国有投资,也有中国资本在硅谷投资,但客户出现问题,硅谷银行必然倒闭 

在中国这种危机表现就是富豪离境,资本出走。中国政府采取逮捕等其他方式来试图留住金钱。

法广:您认为中共的这些改革措施会如何影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特别是要“共同富裕”政策进入大部分经济领域会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夏明:中国在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主要造就出中国富豪和中产阶级,今天习近平要回到毛的路线上来,对中国运作资本阶层和岁月静好的中产阶层影响大。这些人是中国过去改革的结果,也是全球化的结果,与全球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无论资本,第二国家,以及子女当遇到问题都可以在全球找到落脚点。

他们现在要离开,主要因为目前中国政策断绝他们发展的希望。中国今年经历危机,而且要与国际脱轨,对许多人在中国建立起来的财富要面临巨大的缩水,甚至这些财富在政治上可能成为定时炸弹,或将成为在政治上被歧视和打压的原因。

习近平对白纸运动担忧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希望这些人与他争夺至高点,习近平不希望向自由开放方面发展,成为一个更加自由化的国家,因此与希望更多元,更开放的人发生冲突 。习近平用个人集权,国家政权来重拳打压,这些人一定会跑。

现在的情况是资本市场,企业家,中国的富人对当下的政策和习近平执政失去信心。

法广:您认为今年中国人大和政协两个会议会对中国未来发展有什么影响?

夏明:可以看到习近平想做的事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有对他最为衷心的领导班子,但是他们对中国当下面临的各种经济,社会和外交,科技等危机有多少认知,有多少能力来改变目前的格局,我认为恐怕给大家的信心和希望不大。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