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李尚福访俄与中俄关系变数

发表时间: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8月14日开始对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展开为期一周的访问,这是今年以来,李尚福第二次出访俄罗斯,一周来,除了李尚福在莫斯科安全会议上发表演讲以及李尚福上周会见了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之外,外界对李尚福的俄罗斯之行知之甚少,引发诸多的揣测与评论。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依古,2023年8月15日,莫斯科。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依古,2023年8月15日,莫斯科。 via REUTERS - RUSSIAN DEFENCE MINISTRY
广告

李尚福在俄乌战争一年多双方都急需军备弹药的背景下出访因而格外引人注目,因为,李尚福曾经是中国军委装备部部长,他在任期期间受到美国的制裁,制裁原因就同俄罗斯有关,因为他负责从俄罗斯进口导弹和战机,李尚福目前仍然在美方的制裁名单上。美国政府拒绝解除对他的制裁,李尚福因此连续拒绝会见美国的国防部长,导致美中两国的军事对话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李尚福的反美亲俄立场是众所周知,再加上李尚福此行行踪神秘,中国官方是在他登上飞机之后,才向外界公布他的出访消息,更使外界怀疑他此次出访的真正原因。

按照中国官方的说法李尚福此行是为了出席8月15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安全会议。俄罗斯官媒塔斯社刊登了李尚福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依古会见的照片,并且介绍了李尚福在莫斯科安全会议上所发表的演讲,不知是否遭到俄罗斯官媒的封锁,总之,李尚福的讲话只字未提俄乌战争,只是一如既往地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容不得任何外来干涉。对此,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回应说:西方国家对待台湾的立场极端虚伪。他说,欧美不知羞耻地说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却把台湾当成一个独立国家,这意味着可以向台湾输送武器。他说,事实上,他们对基辅政权也是如此。

不过,外界并未看到李尚福是否对俄乌战争发表评论,李尚福的讲话强调中俄虽然不是盟国,但却已经胜于盟国。他说:“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已在各方面超越战略合作层级,不单单仅是盟国而已。

除了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之外,中国官媒以及俄罗斯媒体都报道了李尚福8月17日对白俄罗斯的访问,以及他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会谈,白俄罗斯还与中国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该协议是在卢卡申科今年三月出访北京时达成的,协议的具体内容尚不明确,总而言之,卢卡申科表示,期待其朋友国家中国与俄罗斯为其提供武器。而白俄罗斯的领土上目前正驻扎着大量的俄罗斯士兵,卢卡申科允许俄罗斯把白俄罗斯作为攻击乌克兰的部署区。乌克兰已经将白俄罗斯视为是交战敌方,中国倘若向白俄罗斯提供武器,就等于是直接向俄罗斯提供武器,而这是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与西方向北京反复强调的不可逾越的红线。

除了以上两次公开的活动之外,外界对李尚福的访问行程知之甚少。相比之下,今年四月,李尚福首次以国防部长的身份出访俄罗斯时,一到莫斯科就受到了普京的会见,而此次出访,李尚福是否会见了普京,外界不得而知,总而言之,李尚福为期一周的访问行踪神秘。

此外,就在李尚福访问期间,俄罗斯国防部上周四发表声明表示,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太平洋地区进行联合海军演习,包括救援和防空演习。俄罗斯国防部称:演习的地点位于朝鲜半岛、日本、台湾岛和中国大陆之间。两国海军成员进行了反潜演习,击退了假想敌的空袭,进行了海上救援演习,并完善了直升机在军舰甲板上的起降技术。中国国防部发言人也确认了两国最近在 "西太平洋和北太平洋海域 "进行了军事演习。并且强调说:"这次行动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与当前的国际和地区局势无关"。当然,中俄联合军演近十多年来有增无减,尤其是去年年二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今年 6 月,中俄两国就在日本海和东海上空进行了联合空中巡逻,促使韩国部署战斗机来加于预防。中方是否有可能利用军演的机会向俄罗斯提供武器,这应该是西方情报机构的关注焦点。

乌克兰政府官员一个月前就表示,乌克兰部队在俄军用于乌克兰战争的俄制武器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部件。但是中国政府始终否认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装备

英国《每日电讯报》今天报道说,中国正在帮助武装俄罗斯。俄罗斯收到直升机、光学瞄准镜和军民两用产品。据该报报道,"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公司已经收到了数以万计的中国货物"。中国企业提供了 1000 架无人机(战前两个月)、6 架直升机、光学瞄准镜、制造军用飞机和武器所需的钛合金产品。当然,该消息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

那么,李尚福所谓中俄胜似盟国的双边关系是否切实反应了北京的立场?中俄之间的联盟关系究竟能够走多远?对中国外交内政有着深入研究的法国中国问题网站有关中俄联盟与中美对峙的社论文章分析指出,尽管李尚福等人的反美立场有目共睹,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外交路线主要取决于内政。

文章认为李尚福 8 月 15 日在莫斯科提到的台海直接冲突可能导致灾难性升级的前景,还必须考虑到中国国家宣传机器很少提及的几个国内政治现实。

首先是研究显示中国国内民意并不支持战争,其次,即使在中国军队内部也有重量级人士认为战争的条件并不成熟。解放军退役少将,知名的《超限战》一书的作者就认为不应该冒险对美公开军事战争的挑战。

中国国内也不断传出必须谨慎对待俄罗斯的声音,尤其是在俄罗斯瓦格纳民兵头目普列格津发动兵变之后,北京大学教授、知名的美国问题学者王缉思就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中俄关系举例说,但是也说是双边关系坚不可摧,但是,最终却是反目为仇。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知名的反美学者金灿荣也对俄罗斯豢养如此强大的民兵组织表示担忧。文章认为在中美俄三国关系演变中,不能忽视中国国内务实派的力量。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