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观察中国

拜登当前更需要某种“反中”宣示,呼应逾七成民意

发表时间:

1月20日拜登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后特朗普时代的中美关系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2021年1月20日,民主党人拜登宣誓就职为美国第46位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全国讲话。
2021年1月20日,民主党人拜登宣誓就职为美国第46位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全国讲话。 AP - Joshua Roberts
广告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蓬佩奥在美国时间星期六从早到晚发了30多条推特,除一两条之外全都是骂中国的”,“蓬佩奥最后时刻的所作所为就是玩火,像他宣布取消美国官员与台湾接触的所有限制,如果在特朗普政府的中早期这样干,是有可能引发战争的。他把这一致命风险留给拜登团队,用心极其险恶。我们希望后者能够有魄力拆除蓬佩奥设下的所有定时炸弹,还中美关系底线的完整。”“北京不会接受以蓬佩奥搞出的系列反华决定为重启中美关系的基础,整个中国社会同样不会接受。如果最后这些日子出台的对中企制裁全部实施,美国官员与台湾接触不再受限也成为拜登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新起点,那么中美关系必将遭遇比前四年更大的危机。”

香港《信报》的社论称:“美国候任总统拜登在守卫森严下即将于一月二十日宣誓就职,成为新的白宫主人,未来四年的执政方针如何定夺备受举世瞩目。候任白宫幕僚长克莱恩(Ron Klain)表示,拜登会在就职当日签署大约十二项行政命令,取消届时的‘前总统’特朗普任内多项有争议的措施,避免更多不可逆转的伤害,并恢复美国的世界地位。”“然而,观乎克莱恩所提到的十二项行政命令,似乎未着墨于众所关注的对华政策。”“艾利森(Graham Allison)曾任拜登外交政策幕僚数十年,现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道格拉斯迪伦讲席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核武问题和中国问题等等。艾利森最近接受台湾媒体访问指出,拜登明白只有‘一个中国’,不存在‘台湾独立’;尽管台湾和北京对于两岸未来有截然不同的前景构想,但过去五十年来,双方却依旧能和平共处,因此拜登的挑战,在于如何想出一个两岸新方案,改善三方关系,不再是‘一国两制’。艾利森形容:‘一国两制已经穷尽,走到尽头了。’未来拜登政府最大的考验是拟定另一套外交策略,让美中台三方可和平共荣。”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每当美国发生重大事件纷扰时,总有人说,中国成为赢家或获得新战略机遇期,这次也不例外。”“未来一个月是美国的严酷考验,而形容中国成赢家未免一厢情愿。”“如果指美国内斗正酣,拜登上台面对弹劾案纠葛、抗疫焦头烂额,美国对中方极限施压可能缓和,中国将再赢得新战略机遇期,就待发展观察。总体来看,美国情势没这么悲观,中国也难那么乐观。仅经济放缓、缺电、疫情再起,都是习近平当局的严酷挑战。而美国商会透露,中方将在拜登就职后派高官访美,改进双边关系。拜登政府把抗疫、推动再纾困案列优先,两党持续拉锯,但应不致放手让中国气定神闲推动自己的议程;相反,拜登当前更需要某种‘反中’宣示,呼应逾七成民意有‘反中’呼声,化解挺川普势力质疑。”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