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卡扎菲原型毕露使西方政府难堪

发表时间:

突尼斯、埃及两国近期来迅猛爆发的变天浪潮使全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大跌眼镜,如果说欧盟尤其是法国因对突尼斯以及埃及革命措手不及而倍感尴尬的话,利比亚总统卡扎菲近日的言行更使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处境难堪。想当年,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2004年对的黎波里展开破冰之旅并称赞卡扎菲为西方反恐合作伙伴,法国总统萨科齐2007年高规格接待卡扎菲的到访称赞卡扎菲已经改过自新,而今天,面对卡扎菲以枪弹对付示威民众的赤裸裸的血腥面目,西方外交如何能够自圆其说,法、英等国外交目前更是面临着艰巨的走钢丝练习。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回首本月十七日以来利比亚境内发生的巨大社会抗议风暴,虽然由于当局的信息封锁,外界并不完全清楚一周以来具体发生的细节,但是,通过电话、网络等各种通讯渠道以及从利比亚逃出的突尼斯人,人们多少可以了解到利比亚境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另外,从周二开始,利比亚东部班加西等城市先后宣布独立,外国媒体记者已得以入境实地采访。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周二的电视讲话更是确认了此前的传闻,卡扎菲在讲话中将示威者痛骂为是吸毒者、老鼠,威胁那些武力反抗的民众如果继续示威,将是死路一条,呼吁军队和警察尽快控制住局面,他还强硬地表示将浴血 奋战,直到最后一刻。卡扎菲的讲话震撼了全世界,如此强悍无理、残忍荒谬的言论居然出自一位国家领导人之口。

卡扎菲还强调说,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使用武力。而人权观察组织此前已经确认有295人死亡,反对派组织认为真正的死亡人数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另外,就在卡扎菲星期二发表电视演说后,几千名支持者头戴绿色头巾,挥舞着砍刀,汇集到市中心的绿色广场。当地居民表示,天黑后,没有反政府抗议者敢冒险出门。的黎波里居民说,支持卡扎菲的利比亚民兵和外国雇佣兵肆意横行,在街上到处开枪,还从高速行驶的车辆上用机关枪对人群扫射。

一周以来,利比亚当局残酷镇压示威者的行为不仅使利比亚驻外大使纷纷提出辞呈,也使西方近几年来为接近利比亚而散发的有关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已经一改前非的理论不攻自破,西方舆论纷纷呼吁各国政府重新审视与利比亚的外交关系,对各自的行为做出深刻的反省。
上个世纪80年代,卡扎菲曾经被视为是恐怖主义的首要资助者,曾经策划并参与了多次恐怖性攻击事件,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曾经称卡扎菲为“疯狗”,美国还在1986年轰炸了的黎波里。几十年来,利比亚在国际外交舞台一直处于孤立地位,除了古巴、委内瑞拉、中国、朝鲜等国之外,卡扎菲被到处认为是不受欢迎的人。

那么如何理解近几年来,西方对卡扎菲态度的转变?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吉迪恩•拉赫曼 认为,西方对卡扎菲转变态度突显出一个套路,那就是利益几乎总会影响西方对人权的关注。拉赫曼指出,2004年,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访问了利比亚之后,英国企业尾随布莱尔而至,并且签署了利润丰厚的石油合同。确实,在英国之后,法国也接踵而来,不仅法国外交官频频到访的黎波里,而且法国还于2007年在众目睽睽之下高规格接待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法国企业也随之大规模进入利比亚,法国还向利比亚出售了大批的军火装备,当然,法国并非是利比亚唯一的军火供应国,自从2003年联合国解除对利比亚的武器禁运之后,欧盟多个国家先后向利比亚展开军售。根据欧盟公报公布的数据,欧盟2009年向利比亚输出军火总价值为六亿八千多万欧元,其中意大利对利比亚的军火的销量占欧盟第一,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意大利是欧盟成员国内最强烈反对对利比亚实行制裁的国家。当然,意大利反对制裁利比亚还有另一个重大的因素,那就是意大利同马耳他一样,担心一旦利比亚垮台,堵塞北非地中海沿岸国家的移民大坝也将因此而崩溃。

连日来,欧洲舆论普遍批评各国政府为了封堵非法移民以及满足跨国公司的利益扩张野心而对利比亚一再推行妥协政策,有评论甚至质疑利比亚当局镇压示威民众的武器可能就是来自欧盟国家。

就法国而言,2007年法国政府高规格接待卡扎菲时所引发的激烈争议近日也再度浮上水面,法国政府内部当时也曾经有人提出批评,认为法国作为一个人权大国不应该为卡扎菲这样的独裁者镀金。反对派今天自然纷纷谴责与卡扎菲这样的魔鬼打交道是法国外交的又一次重大失败。无独有偶,法国外交部工作人员周二也在《世界报》上发表公开信,质疑法国政府近几年来的外交路线。

执政党阵营目前唯一出来表态的是法国国民议会主席阿夸耶,阿夸耶批评卡扎菲是失去了理智,承认法国对利比亚的外交开放是一大失败,不过他也辩解说,谁都有出错的时候。法国总统萨科齐以及法国外交部长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对法国外交政策作出任何评论。不过,法国总统萨科齐周三呼吁欧盟对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实行制裁,萨科齐在周三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要求法国外交部长向欧盟提出制裁卡扎菲的措施。萨科齐还呼吁冻结与利比亚的经贸关系,他表示国际社会不能面对如此大规模肆意侵犯人权的行为而袖手旁观。

听众朋友,毋庸置疑,突尼斯、埃及以及利比亚近期来发生的重大变革不仅迈出了独裁国家走向民主自由的第一步,而且也使西方推行了多年的实用外交政策受到了普遍的质疑。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