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思潮与政见

叙利亚的选择:顽抗还是改革?

发表时间:

茉莉花革命冲击波继续在中东地区推进,在利比亚受到强人卡扎菲强力阻击,造成联合国授权对利比亚进行空中打击的局面。与此同时,茉莉花革命在也门、巴林以致叙利亚均遇到专制政府的全力抵抗。无论是也门还是巴林,都是波斯湾的重要国家,这些国家的政权转移都会牵扯到欧洲尤其是美国战略利益的变更。但是相对而言,叙利亚的个案均尤其值得具体分析。

广告

以镇压作为政权的支柱

叙利亚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无论是从茉莉花革命的冲击波的角度,还是从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的意义上看,叙利亚的走向具有关键意义,也对地区战略大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叙利亚反抗专制声浪持续半个月之后,叙利亚现总统阿萨德于三月三十日发表了讲话。同此前外界广泛期望的相反,阿萨德不仅没有兑现政府可能取消已经实行48年的军事戒严法的承诺,而且也没有宣布任何重要的改革措施。对于阿萨德拒绝改革的讲话,有分析认为,阿萨德是迫于内部顽固派的压力,而不能按照自己原有的愿望行事。不过,无论是来自内部权势集团的阻力,还是来自其本人对政权开放的恐惧或者抵制,叙利亚的情况均表明在一个以镇压作为政权的主要支柱的国家,改革之路是如何艰难。

与同属于阿拉伯世界的另一个专制政权利比亚相比,叙利亚对反对派的镇压的残酷和力度并不逊色。叙利亚现政权起家于军事政变, 哈菲兹 阿萨德1970年上台执政三十年后,将权力交给其子现总统巴沙尔 阿萨德,是世界上典型的现代总统权力世袭国家。叙利亚的专制统治之所以能够延续,有两个基本因素 。第一是对于民众的反对声音残酷镇压,第二是利用叙利亚伊斯兰不同教派和不同族群分而治之。按照阿拉伯世界转型正义组织的有关报告,从1980至现在,叙利亚共有二万五千人失踪。实际上,用重型武器对付平民的并非只有卡扎菲。哈菲兹阿萨德于1982年即动用大炮轰炸叙利亚哈马市的反对派,炮轰持续27天之久,造成2万5千到5万人死于非命。最近几周以来,叙利亚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强烈关注,仍然强力镇压要求政治改革的本国民众游行。
 

叙利亚牵动中东平衡

从国际战略层面看,叙利亚在中东地区的角色十分重要。叙利亚对以色列态度强硬,在以色列没有承诺归还戈兰高地之前,拒不谈判。叙利亚又是伊朗在该地区的唯一盟国,伊朗通过叙利亚向黎巴嫩真主党运送武器,也是明确支持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的国家。如何应对叙利亚社会内部发出的变革之声,国际社会显然还没有成熟的对策。叙利亚的任何变动,均会牵动整个中东地区的平衡。

叙利亚现总统巴沙尔与2000年接手政权,他留学英国,身上没有背负如其父那样沉重的血债。国际社会对他进行改革寄予期望。在其本国要求改革呼声高涨之际,美欧不乏呼吁巴沙尔阿萨德走改革之路的声音。直到现在为止,面对全国范围内势成燎原的民众的改革与民主游行,尽管阿萨德一方面对政改敷衍搪塞,一方面大举镇压抓捕异议人士,但是,国际上仍在观望,欧美方面如今身陷利比亚,难以对付另一个类似利比亚卡扎菲强人的反人类罪行。提出干预利比亚动议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在叙利亚问题上也难以形成共识。换句话说,到目前为止,对叙利亚进行干预显然还提不到联合国的议事日程上来。但是,没有共识不等于不能讨论,随着局势的发展,如果叙利亚政府罔顾舆论压力,拒绝民主改革,继续镇压异见人士和反抗民众,国际社会必然会扩大介入度。在信息迅速传播的今天,没有任何专制政府可以忽视世界舆论的压力。这也正是信息时代革命的特点:来自国际社会的外部的压力正日益成为变革本身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元素。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