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焦点评述

对伊朗的石油禁运与国际原油供给问题

发表时间:

欧盟决定对伊朗进行石油禁运,此举将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造成石油供应短缺?已经处于高价位的石油价格是否会再度大幅飙升?欧盟决定对伊朗实行石油禁运。欧盟1月23日在布鲁塞尔决定,不再进口伊朗原油及石油产品。有关制裁条款规定,能源方面,欧盟成员不得再进口伊朗原油及石油产品,对现有合同,欧盟成员须在今年7月1日前完成交易;金融方面,欧盟将冻结伊朗中央银行在欧盟境内的资产,并禁止其与欧盟金融机构进行黄金和贵金属交易;另外,欧盟对伊朗武装部队将施加限制。伊朗则依旧态度强硬,称欧盟的新制裁不仅不会奏效,而且还将会重创欧洲经济。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表示,如果欧盟对伊朗石油实施新的禁运政策,输家将是欧盟,而不是伊朗。伊朗议员还表示,可能在欧盟定下的截止日期7月1日前中断对欧盟国家出售石油。

广告

路透社分析说,即便欧洲因伊朗核计划对该国实施石油禁运,但今年夏季全球石油供应可能不降反增。虽然欧洲炼厂将不得不从其他渠道购买石油,但他们应不愁找到卖家。在7月1日欧洲实施石油禁运之後,沙特、伊拉克和利比亚原油增产将足以弥补伊朗禁运带来的缺口,这有望体现在油价上。仅这三大产油国每日就能增产多达100万桶原油,可能是伊朗对欧盟原油出口减少规模的两倍.

有咨询机构指出,今年夏季石油市场供应将会非常充裕,甚至好於目前。伊拉克原油出口量有望大幅增长,利比亚生产极为顺利,沙特阿拉伯也将会增产,以弥补一些伊朗供应缺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警告说,如果美国和欧盟制裁造成伊朗停止原油出口,全球原油价格可能上涨高达30%。有分析指出,随着欧洲经济滑坡和亚洲增长趋缓,石油总需求的增长正受到抑制。伊朗将继续出售石油,很大一部分输往亚洲,亚洲客户将对以合理价格买到石油而感到欢欣鼓舞.最终的结果无疑是石油总供应量增加,最初输往亚洲,但最终扩散至全球市场,从而对油价构成下跌压力。

中国则对欧盟对伊朗石油实施禁运提出批评。伊朗是中国第三大石油供应国及重要贸易夥伴。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从伊朗进口原油2,776万吨,较2010年增加30%,相当于每天55.7万桶左右。中国经济有着巨大的能源需求,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一直反对向伊朗能源行业进行单边制裁,并试图缓和威胁石油供应的紧张局势。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本月稍早访问海湾国家时称,强烈反对伊朗研制并拥有核武器,但也指出,中国购买伊朗原油属於正常贸易活动。有报道说,由于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与伊朗国家石油因商业问题产生争执,未来几个月,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数量可能减少。联合石化今年1月份每天进口的伊朗原油数量减少了22万桶左右,如果继续推延,则有可能对2月份的订单也产生影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