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东/经济

FMI:中东经济受战乱及难民危机重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FMI)总干事拉加德夫人指出,中东国家的经济受到战乱及难民危机的严重影响,但她同时认为,如果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减少影响的程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也认为,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要面对难民人数增加的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总干事拉加德(资料图片)
国际货币基金总干事拉加德(资料图片) 路透社
广告

法新社华盛顿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周五公布了一份报告,公布了地区战乱以及难民危机造成的后果。联合国下周一将就此问题举行会议。

拉加德夫人指出,在中东,地区不安定的局势造成2千万人迁徙,又有1千万人成了难民。战区的主要生产力被摧毁,当地的财富和收入大减,由于缺乏就业机会和教育,当地的人力资源也受到破坏。

她强调,中东地区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尽量维持经济机构的运行,首先致力于解决住房问题,保护最容易受伤害的人民的安全,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也指出,总体来说,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要面对难民人数增加的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报告指出,叙利亚危机爆发五年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下降近一半,也门经济去年下滑25%至35%,利比亚经济自2014年以来也下滑了25%。

在难民方面,该报告指出,叙利亚有6百多万人离开家园,其中5百万逃到了国外。其邻国黎巴嫩必须负责让儿童难民到学校就学,因此也导致该国的教学质量下滑。

FMI报告指出,面对危机,这些国家通常采取的措施往往产生遏制生产力的效果,包括冻结外汇利率,将税收用于政治目的等都会扩大政府的预算赤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也强调,国际机构用于救助难民的资金不够,导致联合国被迫减少对约旦难民的支持。

另据世界银行周五发布的报告也显示,因长期冲突而致急速增长的世界性难民潮,绝大多数均被开发中国家收容,造成收容国庞大的负担。

报告指出,约6500万人目前被迫流离失所,包括难民以及在国内颠沛流离的人,相当于全球总人口的1%,是自二战以来规模第二大的难民危机。这些流离者包括逃离叙利亚、阿富汗、索马利亚和苏丹,及其他地方等内战或战火的难民。
截至2015年底,95%的流离人口挤进开发中国家和弱势国家,拖垮当地发展,也激起社会冲突。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